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ID:14153495

大小:66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6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_第1页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_第2页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_第3页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_第4页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_第5页
资源描述:

《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锤击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字体:小中大

2、打印发表于:2007-7-0209:09  作者:麦蒂  来源:中国焊接之家社区邹增大 王新洪 曲仕尧  摘要 建立锤击作用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白口铸铁焊补时锤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焊接规范和工艺下,锤击不仅能有效地消除白口铸铁焊缝部位的应力,而且能促进热影响区拉伸残余应力的释放,甚至可以获得一定值的压应力。当在840℃~360℃温度区间进行锤击时,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 锤击 有限元模型 残余应力 白口铸铁 数值模拟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TG4

3、57.12  锤击处理很早被引入焊接领域,初期主要应用于消除焊接变形。通过观察分析,认为适当锤击可以消除和减少焊接裂纹,进而推断锤击有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因此在工艺中采用锤击处理,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1]。一般认为,锤击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是使被处理金属通过锤击,在体内局部产生一定的塑性伸长,释放焊接过程产生的残余拉伸弹性应变,从而达到释放焊接残余应力的目的。但由于锤击(特别是手工锤击)的不规范(锤击力的大小、频率、基体的力学性能及锤击区的温度等)及焊接残余应力准确测试的困难,故对于锤击处理与残余应力的关系,至今尚没有一个科学的和系统的研究

4、[2]。  笔者通过建立锤击处理的有限元数学模型,模拟分析锤击工艺与消除残余应力的关系。1 锤击作用的有限元数学模型  根据数值分析在焊接中应用的基本理论[3],有外力作用时的有限元增量表达式为               [K]e{du}e={dR}e+{dF}e              (1)式中,[K]e为单元刚度矩阵;{du}e为单元位移;{dR}e为由温差引起的等效节点载荷;{dF}e为由外力引起的等效节点载荷,在此指由锤击作用产生的载荷。1.1 锤击作用力的简化  单锤重击的波形[4]见图1a,将其简化为正弦波见图1b,并表达锤击

5、力                            (2)式中,τ为载荷持续时间;P为锤击力峰值。  假设1 锤击力不是通过某个点传递到焊件,而是通过一定的作用面积均布在锤击作用区,锤击强度                    p=P(t)/A                 (3)式中,p为作用在锤击区的锤击强度;P(t)为瞬时锤击力;A为锤击的作用面积。  假设2 锤击作用于焊件是以焊缝中心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     (a)单锤重击波形     (b)简化波形      图1 锤击力波形示意图1.2 锤击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图2 

6、内边界三角单元示意图  为便于分析,用简单的三角单元来描述模型。对于锤击作用下的边界单元,规定单元只有一条边jm落在界面上,见图2。                         (4)式中,分别为jm、jn、nm的长度;△为三角单元的面积;△j、△m为与j、m节点对应的三角形面积;(r,z)为节点坐标;Nj、Nm为形函数。  令ξ=,当点n(r,z)落在边上时有                Ni(r,z)=0   Nj(r,z)=1-ξ                Nm(r,z)=ξ                    (5)式中,0

7、≤ξ≤1,当ξ=0,对应j点,当ξ=1,对应m点。ds=sidξ,而,并认为(为节点j、m径向坐标的平均值)。    为常数阵,由压力引起的载荷                       (6)图3 边界表面力作用示意图  通常认为表面力是垂直作用于边界上的,见图3。                              (7)将式(7)代入式(6)可得有限元计算公式          (8)2 计算实例  实际的焊补试件(见图4),母材为白口铸铁,填充材料采用专用焊条BT—1一次焊满。同时假定焊接热过程的所有输入热量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均匀

8、地加在补焊焊缝上,即作内热源处理。试件的上下表面及周界,作为散热边界条件处理。焊接规范为焊接电流I=180A,电压U=29V,焊接时间t=30s。以焊缝中心轴为对称轴,取试件四分之一进行分析。采用三角单元对构件进行离散,单元总数为540,节点总数为304。边界条件为底面及对称轴为简支支撑,其它面为自由边界。图4 试件形状及尺寸示意图  本实例所用的基本参数见文献[5]。  图5是在锤击力为500.0N,锤击点的温度区间为840℃~360℃,锤击频率为2次/s时残余应力计算值与采用盲孔法测的残余应力值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出,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

9、合。但由于锤击模型的假设为“均布”作用(锤头为平头)与实际的锤头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锥头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以及热源简化为内热源处理等原因,因此使计算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