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

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

ID:14155514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_第1页
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_第2页
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_第3页
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_第4页
资源描述:

《表扬有理 批评有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表扬有理批评有道  【摘要】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教育的方法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其中有两种基本形式――表扬和批评。二者如同两块魔方。掌握其运用技巧,对其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教育过栏中,对犯了错误和存在不足的同学进行表扬也是有力的手段。两者须讲究科学性和艺术型组合。  【关键词】表扬批评和谐尊重了解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6206-01  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去探寻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与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了使学生

2、更快地掌握知识、技能,接受道德规范要求,就有必要激起这种潜能,开发这种潜能。实践证明,教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正是激起这种潜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每天在学校里时间超过六个小时,而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要说“了解”,非老师莫属,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决定性作用及影响。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巧妙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基本功。  1、表扬与批评的综述  表扬,是指对学生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优良的学习成绩或者其它方面有较突出表现的肯定评价。批评,则是对学生的不良言行给

3、予否定的评价,是帮助学生分辨是非、认识自己缺点与不足、明确方向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表扬固然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但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批评表面看来是一种责备,可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消极因素,但也会使其得到清醒的认识,反而是促使其积极进取的动力,成为学生克服和改正错误的第一步。因此,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老师要完全杜绝批评学生是不现实的,但要讲求艺术,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是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做到的。老师的职业趣味,对学生的人性启蒙,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场合

4、。  在心理教育中,表扬与批评的形式的运用多种多样,表扬与批评这一教育形式运用是否得当,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应和效果。一般说,实施有效的表扬和批评应注意以下几个心理原则:  (1)态度真诚与以理服人  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进行表扬与批评,才能使学生真诚而愉快地接受表扬或批评,以理服人,态度真诚,在表扬与批评中真实地摆事,诚恳地理论,这样才能既知人知事,又通情达理,从而达到帮助对象表扬成绩,纠正错误的目的。  (2)时机适当与分寸适中  教师在实施表扬和批评时,必须有较强的时效观,及时强化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

5、。在抓住了时机后,还必须做到表扬与批评的分寸适时适度,使表扬和批评恰到好处,任何过度的表扬与批评都会适得其反。  (3)方式有别与方法多样  方式的因人而异是由对象的思想和心理水平不同,以及气质、性格的有别而决定的;就方式的因人而异来说,如对性格开朗、爽直的学生,一般可以采用直接批评;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暗示性批评,对疑心大、有戒心的同学可以采用商讨式批评;对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的学生一般采用迂回式批评。  (4)严格标准与具有威信  表扬和批评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不能模棱两可、是非颠倒。当然,表扬的标准要有

6、一定的期望值,使学生跳一跳过可以“摘苹果”;批评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回避值,使学生可以避免。表扬和批评的严格标准与教育对象的严格要求是一致的。  2、表扬  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可见,运用好表扬的艺术,在班级中为同学树活的榜样,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人都是渴望得到赞扬的,得到赞扬后,人的心情喜悦,信心倍增。他会喜欢给他表扬的人,喜爱曾给他带来赞扬的那件事,那门学科。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难看到:有些学生千方百计想得到老师的表扬,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些学生甚至为

7、了得到表扬不惜“一切代价”。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甚至是被遗忘、忽视的学生,他们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可以说是来学校最大的快乐!一味的指责学生,只会造成他们的挫败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有些表扬却比批评还令人难受,为什么?因为从本质上看,表扬可分为“真诚的表扬”和“廉价的表扬”两类,对于后者,不但听着不舒服,其实际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3、批评  除了表扬以外,批评也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8、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要达到批评的效果,我们不妨把批评化作暖流,注意批评的场合,使被批评者心甘情愿地接受,自然而然按老师的希望去做。  在教育批评中,要力求点到为止,把握分寸。要寻找到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产生负疚感,从而不断鞭策自己,没有批评却胜于批评的批评,不是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教育效果不是更好吗?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这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