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ID:14159219

大小:1.4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26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1页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2页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3页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4页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2.1考点难点归纳2.1.1提纲挈领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供需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注意:转嫁与的关系)第2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TR与P成反比 应用:与总收益(TR)的关系TR与P无关 TR与P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0 相当缺乏弹性:<1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1 相当富有弹性:>1 完全有弹性: 替代品: 交叉弹性互补品: 独立品: 正常商品: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 均衡蛛网理论 2.1.2内容提要一、需求与需求法则1.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2、下,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个人对于某种商品产生需求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个人具有购买意愿;②个人具有支付能力。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自然需要而不构成需求。可以用下列函数表达式来表示需求: 式中:P——商品本身的价格; ——互补性商品的价格; ——替代性商品的价格; ——个人收入水平; ——个人嗜好; ——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通常,在经济学中个人需求可有如下三种表达形式:需求表、需求曲线及需求函数。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

3、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比如中的任一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3.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4.需求法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这便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大多数的一般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

4、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二、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2)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②平均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③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3)需求弹性的种类 ①若,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 ②若,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③若,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

5、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 ④若,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⑤若,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注意:不同的教材,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并不相同。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主编)为:(弧弹性)或(点弹性);北大版《微观经济学》(第3版,朱善利著)为:(弧弹性)和(点弹性)。而一些国内教材和英文教材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中没有负号。由于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所以为负值,也为负值。但是,在讨论和进行分析的时候,都只采用计算结果的绝对值。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在前加负号,使为正的数值,采用统一的公式如下:(弧弹性)和(点弹性)。2.需求

6、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函数,即。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1)若,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超过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奢侈品”。(2)若,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低于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必需品”。(3)若,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量反而减少,此种产品属于“劣等品”,黑白电视机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指在某

7、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1)当,X与Y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例如,大米与面粉,米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2)当时,X与Y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3)当时,X与Y两种产品间无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