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

ID:14159566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6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_第1页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_第2页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_第3页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_第4页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高考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诗宋词元曲鉴赏练习平和正兴学校高中复习班(班)(座号)成绩1、阅读白居易的《白云泉》,回答问题。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①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②这首诗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①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

2、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12②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答: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答:。②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答:③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④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答:⑤《全唐诗》录入此诗,“落”

3、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答: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12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①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描写的?。②“清景”一词很值得玩味,其“清”字的含义是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请从诗后两句的两个动词“侵”和“拂”入手,分析一下这两个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

4、想感情?答: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①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作者为写出人们内心情绪的跌宕腾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说明。答:②作者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1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的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试作简要分析。答

5、:7、阅读下面李贺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①吴钩:古时一种兵器,似剑的弯刃刀。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黄河南北被藩镇割据的五十余州。①诗的第一、二句表达了什么意思?答:。②第三、四两句用“凌烟阁”、“万户侯”问句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答:。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①这首小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作者王维被后人尊称为“”,后人赞誉其诗达到了“”的艺术妙境。②张旭的《

6、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人云深处亦沾衣”句中,“沾衣”为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本诗中的“湿衣”却是,抒写了。12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①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答:。②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留客(

7、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①这首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什么?诗围绕一个“留”字,表现的主旨是什么?答:。②诗的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又引申开去,用“纵使”来写“莫为”,写出一番什么样的景色?给人的启示是什么?答:11、阅读下列宋诗,简答下列问题。12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①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8、           ②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③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宋·曾巩)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