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

ID:14159906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_第1页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_第2页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_第3页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_第4页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 波德莱尔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波德莱尔与《恶之花》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全面地了解波德莱尔的生平与创作概况,重点掌握波德莱尔在诗歌美学方面的主要思想,以及《恶之花》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地位。知识点:·波德莱尔的生平与创作·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恶之花》    沙尔•波德莱尔(1821—1867)开创了西方诗歌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者,他创作的《恶之花》(1857)给西方诗坛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革命。一、生平与创作波德莱尔生于巴黎。其父谙熟绘画艺术,还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信徒。他在60岁时再婚,娶了一个26岁的孤女,两年后生下了波德莱尔。在波

2、德莱尔6岁时,父亲就不幸逝世。不久,波德莱尔的母亲即改嫁军官欧比克少校。这些变故对幼小而敏感的波德莱尔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继父为人专断、褊狭。波德莱尔对继父的敌意与日俱增,并逐渐发展到公开反抗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宗教和伦理原则。波德莱尔才华出众,但从不循规蹈矩,曾因违纪被中学开除。通过中学会考以后,他拒绝了继父为他制定的未来的发展规划,执意要去当一名作家。他热衷于巴黎咖啡馆和酒吧间的“自由生活”,浪迹于一群狂放不羁的文学青年之中。1841年,继父决定送波德莱尔远赴印度。这对波德莱尔不啻一次流放,他很快就借故中断了旅行,迫不及待地返回了巴黎。但是客观上,远

3、游中领略到的异域风光给波德莱尔的诗人生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回到巴黎的波德莱尔终于同家庭脱离了关系,他带着生父的一笔巨额遗产,独自定居于圣路易斯岛。他放荡不羁、挥金如土,总以行为举止和穿着打扮来惊世骇俗、标新立异。眼看财产被挥霍殆尽,家里于是加强对他的经济管制。从此,波德莱尔每月就只能得到区区二百法郎的生活费用。他入不敷出,穷愁潦倒。波德莱尔的写作既是谋生手段,又是情趣所系。对此,他一方面觉得自己“为了博得庸俗者的一餐”而出卖了缪斯女神,怀有深深的自责之感;另一方面,他又自暴自弃,对现状的改变不抱任何希望,似乎想在困境中寻觅灵感与刺激。波德莱尔曾说

4、:“在每一个人身上,时刻都存在着两种要求,一个向着上帝,一个向着撒旦。祈求上帝或精神是一种上升的意愿;祈求撒旦或兽性是一种堕落的快乐。”这种上升的意愿和堕落的快乐之间的斗争,既是诗人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创作的一条主线。1845年,波德莱尔发表了艺术评论《1845年的沙龙》。这本只有72页的小册子,以其新颖的观点震动了评论界。次年波德莱尔发表的《1846年的沙龙》更以一套完整的文艺观奠定了他艺术评论家的地位。1847年,波德莱尔接触到爱伦•坡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承认,在坡的作品中,他发现了他自己一直企图表达的东西。他开始翻译坡的诗作,并持续17

5、年之久,提供了许多堪称典范的译作。1848年的革命浪潮与波德莱尔产生了共鸣。他也曾背着枪,出入于街垒之中。但是,“革命”对波德莱尔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报复和破坏式的宣泄。因此,在革命失败以后,波德莱尔也彻底脱离了政治,“决定从此不介入人类的任何论争”。1852年以来,波德莱尔的创作进入高潮。他先后发表了18首以“恶之花”为总标题的诗歌,以及十余篇文艺评论和大量译作。到1857年7月,《恶之花》全书终于问世。但是,该书立即遭到以《费加罗报》为首的保守派卫道士的攻讦。8月,第二帝国的法庭以“伤风败俗和妨碍道德”的罪名指控波德莱尔,判处30

6、0法郎的罚金,并强令删除6首所谓“淫诗”。然而,包括雨果在内的许多著名作家对诗集却给予高度的评价。一时间,波德莱尔成了新闻人物,《恶之花》所体现的美学精神也成了一代文学青年的楷模。另外,波德莱尔这一时期发表的《人造天堂》(1860)和后来收入《巴黎的忧郁》中的许多散文诗,使他在文坛中的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大。不幸的是,文学上的成功并没有改变波德莱尔生活上的窘境,不仅早年的不检点生活使他病魔缠身,而且他还要与债主们不断周旋,还要在重作寡妇的母亲、自己的情人等多重矛盾中纠缠不休。这些情况都妨碍了波德莱尔的创作,进而又增加了他对外在环境的不满。1867年8月3

7、1日,波德莱尔的生命之火终于熄灭了。我们现在再通过一段材料进一步对波德莱尔其人其作加强了解。二、诗歌美学贫困虽然一直紧随着波德莱尔,但是他遗赠后人的财富却非常丰富。作为法国19世纪杰出的文艺批评家,波德莱尔的批评文章主要汇集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和《美学珍玩》中。波德莱尔评论的对象是他所谓的“我的同时代人”,内容涉及小说、戏剧、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此外,波德莱尔的大量往来信件中也包容了许多文艺见解。波德莱尔生活与创作的时代,浪漫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勃兴,古典主义又有回潮之势。波德莱尔站正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逐渐完备了自己

8、的美学原则。在为《恶之花》草拟的序言中,波德莱尔说:“什么叫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