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

ID:1416254

大小:1.85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7-11-11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_第1页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_第2页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_第3页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_第4页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瑶岭煤矿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毕业论文目录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1矿区概况11.1.1交通位置11.1.2地形地势11.1.3河流11.1.4气象及地震21.2井田地质特征21.2.1地层21.2.2地质构造81.2.3矿井瓦斯、煤尘及水文条件91.3煤层及煤质121.3.1煤层121.3.2煤层顶板条件121.3.3煤质122井田境界与储量142.1井田境界142.2矿井资源储量142.3矿井工业储量142.4矿井设计储量1442.5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5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73.1矿井工作制度

2、17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74井田开拓184.1井田开拓方案184.1.1开拓方案一194.1.2开拓方案二194.1.3开拓方案三204.1.4开拓方案比较204.2矿井主要开拓巷道244.2.1井筒244.2.2井底车场及硐室274.2.3大巷304.3采区的划分及接替334.3.1煤层开采顺序334.3.2采区划分及接替335准备方式365.1首采区的基本情况365.1.1首采区的位置365.1.2首采区煤层特征36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75.2.1采区范围及区段划分375.2.2带区巷道布置37

3、5.2.3带区内工作面的接替顺序38 5.2.4带区生产系统385.2.5带区巷道掘进工艺385.2.6带区生产能力395.3带区车场及硐室405.3.1带区下部车场4045.3.2带区主要硐室406采煤方法426.1采煤工艺方式426.1.1采煤方法的选择426.1.2回采工作面长度的确定426.1.3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年推进度446.1.4采煤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456.1.5采煤机的工作方式476.1.6工作面端头支护与超前支护486.1.7工作面循环图表、劳动组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06.2回采巷道布置526

4、.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526.2.2回采巷道断面及支护参数537井下运输557.1概述55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567.3大巷运输设备选择598矿井通风及安全技术608.1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的选择608.2矿井需风量计算608.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648.4主要通风机选型678.5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699矿井提升设备与排水设备719.1提升设备719.1.1设计依据719.1.2主、副井提升设备719.2排水设备719.2.1设计依据719.2.2排水设备选型71410设计矿井基本经济指标7211矿井环境保护741

5、1.1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7411.1.1环境质量标准7411.1.2污染物排放标准7411.2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7411.2.1水污染7411.2.2大气污染源7411.2.3固体废弃物污染7411.2.4噪声污染7411.3各种污染物的防治措施7511.3.1废、污水处理措施7511.3.2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7511.3.3噪声防治措施及绿化7511.3.4塌陷区处理7641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交通位置瑶岭煤矿的地理坐标东经112°52′30″~113°00′00″,北纬34°33′

6、15″~34°38′52″间。位于巩义市西南约20km处,矿区位于偃龙煤田的东部,在巩义市西村镇、鲁庄两镇的辖区内,工业广场设在巩义市西村镇瑶岭村的西北处,与瑶岭村紧紧相连,西张公路从工业广场的西边穿过。北东距陇海铁路巩义站约18km,连霍高速公路20km,310国道12km,东距郑州市约75km,北西距洛阳市约50km。沿途全部为柏油公路,交通方便。图1-1瑶岭煤矿交通位置图1.1.2地形地势勘探区位于嵩山山脉的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属低山丘陵区。最高海拔标高+740.40m,最低标高李家窑北为+260m,相对高差480.

7、40m,地形坡度较大,一般为25~40º,主要的沟谷有瑶岭沟、圣水沟、里河沟。1.1.3河流区内主要溪沟有三条,一是瑶岭溪,二是圣水溪,三是里河溪,均属黄河水系,平时断流干涸,雨季细流涓涓,遇暴雨时洪水汹涌。78下游主要水库有赵瑶水库和里河水库。赵瑶水库竣工于1957年11月,土坝结构,坝堤最大高度19m,坝堤最低标高+364.46m溢洪道标高+340.86m,最大库容量44.94万m3,受水面积9Km2。1.1.4气象及地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春秋季干旱且多风,夏季炎热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最高气温为

8、43ºC,最低气温-15.4ºC,年平均气温为14.6ºC。降雨量少而集中,年平均降雨量为583mm,一般集中在7~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该区蒸发量较大,年平均蒸发量为2136.4mm。冻土深度:11月份中旬开始降雪、冰冻,最大积雪厚度21cm(1972年12月份),最早霜冻时间是10月份,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