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

ID:14164656

大小:1.8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26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_第1页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_第2页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_第3页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_第4页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一级建造师_实务_串讲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串讲考试时间与题型本科目的考试时间:2011年9月25日下午2点-6点,为4小时,题型采用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应试技巧单选题:(四选一)是否有把握都必须要答多选题:(五选二至四)要慎重,有把握的才可以选案例分析题:回答要准确,简洁,不要空尽量使用教材中的语言进行表述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1A410000建筑工程技术1A411000建筑结构与构造1A412000建筑工程材料1A41300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今年考试分析根据考纲要求和历年考试对本部分的要求,今年建筑工程技术考试选择题考试分值维持在70%左右,即

2、:单选题12题,多选题8题;其中: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既是选择题考试的内容,又是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两个部分案例分析的背景知识点。1A411000建筑结构与构造1A411010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1A411020建筑结构平衡的技术1A411030建筑结构构造要求本部分出5~6题1A411010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每年均有考题出现。本部分重点复习以下内容:1.两种极限状态P1~P22.临界力计算公式与因素P33.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P5~6例题1.假定外荷载在某构件内产生的荷载效应为轴向拉力S,构件对此产生的抵抗能力为R,则当()时,该构件处

3、于即将破坏的边缘极限状态。A.S>RB.SR时,构件将破坏,即属于不可靠状态;当S

4、.100C.150D.200答案:D教材3页9行4.同一长度的压杆,截面积及材料均相同,仅两端支承条件不同,则( )杆的临界力最小。  A.两端铰支  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C.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D.两端同定答案:B5.钢模板和螺栓如图所示,在浇筑混凝土时螺栓的受力类型为()。A.拉伸B.压缩C.弯曲D.剪切6.影响细长杆件承载力的综合因素是( )。  A.强度  B.刚度  C.长细比  D.轴压比答案:C典型题7.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合称为( )。  A.实用性  B.可靠性  C.可靠度  D.工作性答案:B8.结构正常使

5、用的极限状态包括控制( )。  A.变形  B.位移  C.振幅  D.裂缝  E.保温答案:ABCD9.普通房屋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 )年。 A.10 B.25 C.50  D.100答案:C1A411020建筑结构平衡的技术每年必考,复习重点是:1.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P7-9(最少1题)[典型题]1.一个重量为W的物体,通过两根绳索AC和BC悬吊(如下图所示)。下列四种情况中,绳索AC拉力最大的是()。A.α=60°β=30°B.α=30°β=60°C.α=30°β=30°D.α=60°β=60°典型题2.吊装一钢梁,吊点位置不变,吊索

6、与梁的夹角分别为60°、45°、30°,如图所示,试比较钢梁所受的压力大小,下面正确的排序是()。A.Ⅲ>Ⅱ>ⅠB.Ⅲ>Ⅰ>ⅡC.Ⅰ>Ⅱ>ⅢD.Ⅲ=Ⅱ=Ⅰ典型题3.如图所示,用吊索起吊重为W的构件,两斜索与构件所成的角度为ɑ,吊点对称,则斜索内力最大时的角度ɑ为()。A.30°B.45°C.60°D.75°典型题4.梁的支承与受力如图,A为铰支座,C为固端支座,则A支座反力为()kN。A.1B.2C.3D.4答案:B典型题5.有一桁架,受力及支承如下图,则AC杆和AB杆的内力分别为()。拉力为正,压力为负。A.-lkN,-1kNB.0,-1kNC.

7、1kN,1kND.1kN,0答案:B6.如图所示,P1、P2分别为两个相互垂直力的合力。关于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A.P1=P2B.P2=3P1C.P13P1答案:C2.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P103.结构抗震要求P11~12典型题1.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A.4、5、6和7B.5、6、7和8C.6、7、8和9D.7、8、9和10答案:C典型题2.地震设防的依据是()。A.抗震设防烈度B.地震烈度C.震级D.基本烈度答案:A3.关

8、于非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同部位震害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柱的震害轻于梁B.柱顶的震害轻于柱底C.角柱的震害重于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