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

ID:14172467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检测2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四个阶层分工不同,但是和手工业发展有关的是工商食官,也就是说在当时手工业仍然由官府垄断,另外从材料的出处也可以了解一些有效的信息,就是本题材料来源于《国语·晋语》,说明当时仍是商周时期,从而得出结论当时还未打破官府对手工业的

2、垄断。答案: D2.《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解析: 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答案: B3.(2016·齐齐哈尔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3、。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  )A.官营手工业者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D.雇佣手工业者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项。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 B4.《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当时(  )A.纺织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B.男女平等,妇女的作用受到重视C.纺织业由国

4、家经营管理,地位高D.主张实现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解析: 妇功被称六业之一,说明纺织业在当时居于重要地位,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关联不大。答案: A5.(2016·浙江学考)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解析: 题干反映中国的丝织品被罗马学者所记载,体现汉代丝织技术发达,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到离罗马为中心的地

5、中海地区。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无从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D项反映的是棉纺织,与题干不符合。答案: A6.(2016·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A.西周B.秦朝C.南北朝D.明朝解析: 灌钢法发明于南北朝,故A项错误;秦朝时期没有灌钢法,故B项错误;材料“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说明是灌钢法,该技术发明于南北朝,故C项正确;明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C7.清《景德镇

6、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B.制瓷业开始兴起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解析: 由材料“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可知,景德镇出现了许多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人,制瓷业及其劳动者,陶瓷产品几乎占据浮梁的一半,故A项正确。答案: A二、非选择题8.(2016·湖北襄阳四中等四校

7、高一下期中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材料三 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府风俗考》(1)

8、“匹妇蚕之”属于哪一手工业经营形态?材料一又是中国哪种经济形式的真实写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服官”“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