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教程》笔记

《音韵学教程》笔记

ID:14174014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音韵学教程》笔记_第1页
《音韵学教程》笔记_第2页
《音韵学教程》笔记_第3页
《音韵学教程》笔记_第4页
《音韵学教程》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韵学教程》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節音韻學的對象音韵学是專門研究漢語的語音系統的,而且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漢字讀音及其變化,屬於歷史語音學範疇。是我國一門傳統的學問,它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和它們的歷史演變規律的科學。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也叫聲韻學,在普通語言學裏叫歷史語音學,它是研究漢語史上的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上古音指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以《詩經》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古音學。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時期的語音,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今音學。近古音指元明清時期的語音,以《中原音韻》為

2、代表。研究《中原音韻》所反映的北方話音系,是北音學。現代音指現代的語音,以現代普通話音系為代表。音韻學家把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物件的學科稱為等韻學。他們以“等”的觀念來分析漢語發音原理和方法,以韻圖的形式展示漢語語音系統和韻書中的反切。研究內容包括韻圖的編撰,等韻學的原理等。傳統的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和北音學,是音韻學研究的內容。第二節音韻學的功用一是為了更深入地瞭解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二音韻學對於學習和研究古代漢語及漢語史的作用1、學習古代漢語,首先要運用許多工具書,其中不少是按照古音編排的。2、一種語言的三個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辭彙、語法都和語音有密切的聯繫。

3、3、掌握了古音還可以用來考查詞源,研究漢語詞源學。4、古代漢語語法和音韻學的關係也是容易看出來的。三、音韻學和其他學科的關係四、音韻學的學習方法第二章音韻學的基本知識(1)聲母:又叫字母,聲紐,紐,聲,聲類。字母是聲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溫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學者又增加了六個,補成了三十六個字母。(2)五音、七音:音韻學上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把聲母分唇,舌,齒,牙,喉五類,又加上半舌音,半齒音為七音。三十六個字母全清次清全濁次濁清濁幫滂並明(重唇音)誹敷奉微(輕唇音);端透定泥(舌頭音);知徹澄娘(舌上音);精清從心邪(齒頭音);照穿床審禅(正齒音);見溪群疑(牙音);影

4、喻曉匣(喉音);來(半舌音);日(半齒音).(3)反切是一種傳統的標音方法,較之譬況,讀若,直音是較為科學的標音法。反切的產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反切是兩字配合起來切出一個漢字的讀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黃侃在《音略》中雲:“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反

5、切原稱為反或翻,安史之亂後,因忌諱反,改稱為切。反切的缺點如下:1,做不到一聲一符,一韻一符。同一聲母,可以用許多漢字作反切上字,同一韻母,也可以用許多漢字作反切下字。如表示T聲母的反切上字,就有都丁多當德得冬等七個。《廣韻》一書中反切上字就有四百多個,反切下字有一千多個。2,由於語音的變化,方音的關係,給人們掌握反切帶來了困難。(4)清濁分析發音方法時所使用的術語。清音,反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濁音,把聲帶振動的輔音,音韻學上共分為四種: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不送氣不帶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清:送氣不帶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全濁:帶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次濁:

6、帶音的鼻音、邊音和半母音。(5)等呼根據開口度的大小,把韻分為四等。凡介音或主要母音的U的叫合口呼,反之叫開口呼。(6)韻,韻部,韻目,韻類,韻攝韻:只要韻腹和韻尾相同,就是同韻。韻部:同韻的字歸納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韻部。韻目:韻部的代表字。哪一東,二冬。韻類:類似韻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都相同。韻攝:把韻腹和韻尾相同或相近的歸納在一起稱為韻攝。如〖廣韻〗中的二百另六韻,歸為十六個韻攝: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流深咸曾(6)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按韻尾進行分類,可以把韻分以上三類。陰聲韻:以母音收尾或沒有韻尾的韻母。A,AO。陽聲韻:以鼻音M,N等收尾的韻。入聲韻

7、:以塞音P,T,K收尾的韻。(7)聲調聲調是南北朝時周颙,沈約提出來的。(8)平仄,舒促平:平聲。仄:上去入三聲。舒:平上去三聲。促:入聲3,古今語音的不同A,韻母的不同: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按今音讀之,與古音有較大的不同:輻u()側e()直-i()億i()特e()食_i()B,聲母的不同:繽紛:原為雙聲,今天一為[b],一為[f]。C,聲調的不同:古有平上去入,今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第六節等韻圖它用“字母”表示漢字的聲母系統,用“五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