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

ID:14179996

大小:4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_第1页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_第2页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_第3页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_第4页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营养学讲课提纲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总学时数:32学时执笔人:化学和生命科学学院齐凯琴编写时间:2006年6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食品营养学是合理膳食的指南,涉及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加工,与人体生长、发育、健康和长寿密切相关。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完成如下要求:1.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2.熟悉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并了解其来源和供给量。3.熟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4.了解不同生理状况的营养。5.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

2、要求。6.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了解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与基础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生产密切相关。食品营养学在学习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营养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为培养从事有关食品工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工程技术人员打

3、下坚实的基础。食品营养学的基础学科是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并与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一起作为专业课。(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2.食品营养学简介(包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4.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建议二、教学要求(1)熟悉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熟悉食品、营养素及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任务;(4)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4、第二章食物在体内的过程(2学时)(简介消化、吸收、代谢)第三章基础营养第一节蛋白质(2学时)一、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组成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包括必需氨基酸及氨基酸模式)3.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包括限制氨基酸、蛋白质质量评价指标和蛋白质互补作用)5.蛋白质的需要量及供给量(包括氮平衡内容)二、教学要求(1)了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消化吸收过程(2)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了解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模式(3)掌握食物蛋白质的分类及各类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氨基酸(4)了解食物蛋白

5、质营养价值的主要评价指标(5)熟悉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及应用(6)了解膳食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第二节脂类(2学时)一、教学内容1.脂类的一般组成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类的消化吸收4.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二、教学要求(1)掌握脂类的分类(2)熟悉脂类的生理功能(3)掌握必需脂肪酸及营养特性(4)了解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第三节碳水化合物(1学时)一、教学内容1.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3.膳食纤维的作用4.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二、教学要求(1)掌握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2)

6、熟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3)掌握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4)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第四节热能(1学时)一、教学内容1.热能的生理意义2.热能平衡及其影响因素3.热能过剩与不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热能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二、教学要求(1)掌握热能对人体的意义(2)熟悉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3)了解热能过剩与不足对健康的影响(4)了解能量的供给量标准与食物来源第五节维生素(2学时)一、教学内容维生素概述:维生素的共同特征1.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1、B2、PP、B6、泛酸、叶酸、B12、生物

7、素2.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注:每节中包括各种维生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过多症、供给量与膳食来源等内容。)二、教学要求(1)掌握维生素的共同特征(2)熟悉维生素C、B1、B2、PP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主要膳食来源。(3)熟悉维生素A、D、E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和主要膳食来源。第六节矿物元素(2学时)一、教学内容概述:矿物元素的共同特征和营养特点1.钙2.铁3.锌4.碘5.硒6.磷7.铜8.锰9.钴10.钼11.铬12.镍(注:每节中包括各种矿物元素的生理功能、吸收特

8、点及影响因素、缺乏症与中毒症、供给量与膳食来源等内容。)二、教学要求(1)熟悉矿物元素的共同特征和营养特点(2)掌握Ca、Fe、Zn、I元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和膳食来源,了解Se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矿物质元素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第四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4学时)一、教学内容1.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1)谷粒的构造(2)谷类的营养价值(3)贮藏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2.豆类及硬果类的营养价值(1)豆类和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