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

ID:14180585

大小:5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6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_第1页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_第2页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_第3页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_第4页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快古镇保护开发 打造陕西旅游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快古镇保护开发打造陕西旅游精品——陈炉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下面,就陈炉古镇的旅游资源情况、保护开发建设现状、今后的发展思路等情况汇报如下:一、历史遗存厚重,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陈炉古镇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南20公里处,区位优势明显,距离陈炉2小时车程的“黄金度假圈”涵盖了陕西省内的几个主要城市。全镇幅员面积99.7平方公里,地形为土石低山梁塬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镇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空气清新,大部分时间气候适宜。陈炉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陶瓷烧造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期,自元代起,陶瓷生产已形成规模

2、,明清时代是其鼎盛时期,方圆五里,因陶瓷而设立陈炉、立地坡、上店三个镇,这在中国行政建置史上是罕见的。特别是陈炉镇,明代陶场东西绵延五里,街道天天有集,昼夜陶炉不熄,呈现“炉山不夜”之奇观。陶瓷制品经历代陶瓷艺人的推陈出新,已发展到200多个种类,以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著称于世。陈炉镇现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98万,其中镇区城镇居民6000余人,以生产陶瓷为主业,是耀州窑创烧地黄堡窑断烧后西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素有“渭北瓷都”之称。㈠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18,是当今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被称为

3、“东方陶瓷古镇的活化石”。最新考古发现,陈炉有金、元、明、清陶瓷烧造区34处,古窑炉120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层20多处,采集和出土文物标本1.5万件(片),古泥池9000m2,古采料坑6万m2。古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遗址32处(包括堡子遗址4处、寺庙遗址23处、古泉5眼),古建筑24处(包括梁家八大号旧址8处、古民居10处、古庙宇6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重要机构旧址与近现代主要遗址4处。历经千年烧瓷历史的积淀,陈炉古镇形成了原始古朴、自然独特的古镇风貌和“依山排布,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富有油画效果、极具观赏性的罐

4、罐垒墙、瓷片铺路,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2002年来铜川考察时评价陈炉:“世界精典、中华瑰宝、日渐升值、前途无量。”对陈炉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做了精辟的分析和考量。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18在绵延一千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炉火生生不息,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土壤,其陶瓷文化的民间性、历史永久性、可观赏性和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涵养了文化旅游的丰富内容和特点。陈炉陶瓷文化创造了3个世界之最。一是陈炉陶瓷烧造历史长达1400年,炉火一直不断,创造了世界同一个地方陶瓷烧造时间最长的记录;二是“和土为坯,转轮就制”一转就是千年,陈

5、炉陶瓷生产的工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属最原始的手工工艺,是古陶瓷的活化石和活标本;三是窑洞层层叠叠,罐罐垒墙,瓷片铺路,陈炉的陶瓷民居建筑风格保留了尚古之风,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陈炉的饮食文化也有独到之处。受制陶的影响,锅盔酥脆可口;驴蹄子筋而不韧;泼面有“稀、煎、汪”的讲究;饸饹以“酸、煎”著称;豆芽肥嫩,龙柏芽清香;即便是一种面食,它也是陶工用揉团泥的功夫做来的。陈炉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积淀。社火在陈炉风行已久,各社都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像上街村的耍狮子、水泉头村的信子、湾里村的跑旱船、咀头村的走马。伴随社火的还有秧歌与关中道情,曲牌以“绣荷包”为主。陈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

6、地。1937年2月6日,贺龙、关向应率部移驻陈炉镇。贺龙居住在镇中的县立第二高小(原清凉寺旧址),他们在这里建立党的组织,成立“工人抗日救国会”,改良瓷业。1937年3月8日,在陈炉镇上街梁姓家里的“静守堂”里,召开了红二方面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陈炉还发生过著名的军台岭之战,红二方面军供给部部长谢耀文和8名解放军指战员一起葬在陈炉镇药王庙下。陈炉还流传着贺龙赔老碗的民间传说。陈炉古镇曾是古刹密集。18陈炉镇周围散存的古刹庙宇有清凉寺、窑神庙、佛爷庙、药王庙、关帝庙、龙王庙、玄帝庙、牛王庙、马王庙、娘娘庙、兴山寺、雷云观等。此外,戏楼、碑楼、牌楼等古建筑群,也散布于全镇,数量之

7、多,密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古刹密集琼云护”也是陈炉八景之一。陈炉曾是名人辈出。清康乾盛世时,陈炉多进士,在清代有史料可查的就有5名进士和5名举人。如清雍正年间湖北督粮道台崔乃镛、云南梁州知府赵平晋、同官当地知名绅士崔乃堂等历史名人,他们有的为官政绩卓越,有的为官刚正不阿,有的著书立说,有的还受到皇帝的褒奖。㈢自然景观资源。陈炉地形地貌为丘陵沟壑区,境内山丘起伏,山峰叠峦,最高海拔1500米,镇区三面环山,呈“马蹄形”居山凹之中,内部沟谷纵横,梁坡陡峭。北、南、西、永兴四堡居高而建,拱卫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