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

ID:14186313

大小:1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_第1页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_第2页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_第3页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_第4页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与难点本文结合某援外智能大楼实例,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网络结构特点、自适应网络交换机的应用、配线架的选配、系统供电、接地及防火要求等设计难点,作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和较具体的分析论述,旨在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某非洲国家的外交部大楼,是中国政府重点援外工程项目,地处该国首都,占地2万m2,工程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万余m2,总高度22.5m.大楼为五层智能办公建筑,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空调自控室等设在大楼1层;电话及电脑设备间设在大楼2层。变配电房、发电机房

2、、水泵房、冷冻机房等设在大楼东侧的附属设备用房内。  为满足外方的使用要求,实现大楼智能化办公和管理,本工程设置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主要支持电话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组网要求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2设计要点  本工程电话语音及电脑数据系统构成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设备间子系统等组成。  根据外方实际需求,全楼共设有语音信息点276个(其中1层42个,2层76个,3层97个,4层61个);数据信息点276个(其中1层42个,2层76个,3层97个,4层61个),信息点总

3、计552个。  系统按增强型配置,其设计要点如下:  1)每个工作区(10m2)设置2个信息点(1个双孔信息插座),任一信息点均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2)每个工作区的水平配线采用2条4对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3)每个工作区的语音干线电缆采用三类大对数(100对)铜缆、数据干线电缆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电缆。  4)水平配线,先沿走道吊顶内的弱电金属线槽(GXC-65)敷设,后分别穿钢管(φ20)沿吊顶和墙体暗敷至各双孔信息插座;垂直干线,沿弱电竖井内的弱电金属线槽(200×100)敷设。  5)主配线架(MDF)设在系统设备

4、间内,楼层配线架(IDF)设在各层弱电竖井间内。主配线架端接语音和数据干线电缆,管理全楼各信息点,层配线架管理本层各信息点。  6)电话、电脑主机房设备间设在大楼2层,内设程控数字用户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网络交叉连接设备等。  7)网络拓扑结构形式采用两级星形,以实现整个系统在连接、配置上的灵活性。系统内部形成局域网,对外可接入Internet(因特网)。  3网络拓扑结构  本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形式采用两级星形,其结构特点是:由一个中心主节点(主配线架)向外辐射延伸到各从节点(楼层配线架),再由从节点(楼层配线架)向外辐射延伸到

5、各目标节点(信息插座)。由于每一条链路(相邻节点间的连接线路)均与其它线路相对独立,所以布线系统设计是一种模块化的设计。  主节点采用集中式访问控制方式,它可与各从节点直接通信,而从节点之间必须经过主节点转接才能通信。因此,主节点的信息处理量大,对控制设备要求高,而从节点的信息处理负担相对较小。  这种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维护管理容易。由于星形拓扑结构的所有信息通信都要经过中心主节点来支配,所以维护管理比较容易。  2)重新配置灵活。在楼层配线架上,可以移动、增加或拆除任何一个信息插座所连接的终端设备,而不影响其它终端

6、设备。因此配置灵活、操作方便、适应性强。  3)故障易于检测和隔离。由于各信息点都直接连接到楼层配线架,所以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可很方便地将有故障的信息点从系统中隔离。  4)网络平均延时小。因终端设备到中心处理机有直接通路,故网络平均延时小。  5)利于结构化布线。模块化的系统设计为结构化布线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星形拓扑结构存在线缆较长、安装量大的缺点。同时系统依赖于中心主节点,若中心处理系统发生故障,将造成全网瘫痪,故要求中心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和冗余度都很高。  随着帧中继与信元交换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元器件制造工艺的不

7、断提高,以Hub(集线器)或Switch(交换机)为代表的网络中心处理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见图1.  4自适应网络交换机的应用  为实现设计要求,并保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本设计采用了3COM公司具备创新技术的SuperStack3Switch4400交换机作为主交换机。这是一款可网管、可感知应用(Application-aware)(第4层)的线速可堆叠(可堆叠8台)、可进行VLAN(虚拟局域网)划分定义的24口10M/100Mbps自适应快速智能以太网交换设备。

8、该设备具有千兆光纤模块或千兆铜缆模块及堆叠的插槽,可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增加千兆光纤模块或千兆铜缆模块、堆叠模块套件,极易快速实现升级。设计采用3COM公司推出的SuperStack3Switch4226T26端口交换机作为层交换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