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

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

ID:14186641

大小:1.41 M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07-26

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重要提示:本书是为已经确诊为强迫症的朋友所写,如果您没有经过专业的诊断请先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如果您还伴有其他明显的心理障碍(如,重度抑郁、人格障碍、物质滥用,等)或其他躯体疾病等,请按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有任何疑问,可致电盖德强迫症研究中心:021-52243385.QQ:800016649微信:gaide_ocd网站:www.reahope.com致谢六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女朋友(现在的太太)在马路边上的房产中介想租一套合适的房子暂住,这时进来一位乞讨的老人,中介的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向外赶他。当时我很拮据,只能

2、给他一个五毛的硬币。老人接过了硬币满脸微笑的对我说了声谢谢,然后转向我女朋友说:“你先生会有好报的。”六年过去了,老人的笑脸还时常浮现在眼前,那不是违心地阿谀奉承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恩。老人的生活境遇显然不是很好,可他的内心是富足的,他的微笑向世人传递着温暖。他使我学会了博爱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众生。我无缘当面对他说声谢谢,只能在此表示感激。我出生在东北,从小家境贫寒,只有父亲一个人的一点微薄的工资支撑着我们的七口之家,为了供我读书,家里又欠下了很多债务。记得大学时母亲给我写信告诉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当时,几个室友

3、都对母亲这句假大空的高调言语感到好笑,可正是这样一句貌似高调的话使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至今仍不敢忘记。感谢我的父母,不仅因为他们给予了我生命并养育我长大,更感谢他们培养了我朴实无华的情感。为了减少家庭开支,供我完成学业,哥哥姐姐都过早地辍学,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和他们的自我牺牲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要对哥哥姐姐说声谢谢!感谢我的太太刘丹丹女士。温柔、善良、贤惠的她不管我事业处在低谷还是暂时没有收入始终都是不离不弃,默默地支持。感谢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傅安球教授在

4、百忙之中阅读了书稿,并为此书写了序言。感谢在专业上给予过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前辈们。他们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杜亚松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正云教授、沈勇强教授等。感谢我的朋友马利、吴献武和何敏。他们在我心理咨询事业上给予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实质性的帮助。感谢上海洛川学校的沈蓓老师为本书创作了如此生动幽默精彩的漫画。感谢刘莉莉小姐对本书的文字进行了润色。感谢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的徐玥老师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序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

5、心理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就业形势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明显增大,各种心理问题日趋突出。我国的心理咨询事业较晚起步,现有的从业者数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使得很多有心理困扰的人们无法及时便捷地获得有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出版一些普及类和自助类的读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喜悦的是,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出版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但在这些已有的书籍中,专门针对强迫症患者写的,适合强迫症患者本人阅读自助的书籍仍然少见。强迫症目前已成为一

6、种常见的、慢性的、造成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的疾病。强迫症是一个全球性地心理问题,估计全世界有5000万之多。我国至少也有上百万人正承受着强迫症的折磨。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仍然无法得到正规专业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我很高兴的看到了东振明写的这本关于强迫症患者自助的书稿。本书的文字浅显易懂,没有晦涩难懂的深奥理论。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强迫症患者来说读起来不会感到困难,既容易理解也便于操作。整本书结构严谨,从认识了解强迫症开始,到对待强迫症的态度,以及如何调整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偏差,如何进行行为治疗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在内容方面涵盖的也比较全面,除了

7、直接为强迫症患者本人提供了可操作的现实方法之外,还涉及到了强迫症患者的家属帮助和支持问题,同时对强迫症患者的个人生活也给出了全面的指导。尤其是书中对强迫症患者自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作者不仅都一一列出,而且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相信这些对广大强迫症朋友们能有实际性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书中给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能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还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助力量。傅安球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2008年12月6日序二妈妈,我找到了回家的路在强迫症很严重的那段时期,我脑子里老想起看过文章里的一句话:“妈妈,我怎么找不到

8、回家的路”。那时侯我就是这种感觉,没有方向,没有办法,只能无奈地在强迫症里煎熬,做着那些仪式行为,昏昏沉沉地活着,真的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一样,在等着妈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