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

ID:14187162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_第1页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_第2页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_第3页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_第4页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高三()班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位台湾作家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去,飞机起飞后,他从窗口瞄到有座山很漂亮,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红橙黄绿青蓝紫……他感到奇怪。他在台北住了那么久,怎么没看过这座美丽的山呢?  于是他便很小声地问旁边的乘客:“对不起,可不可以帮我看看外面是什么山?”对方看了一眼,说:“那是内湖的垃圾山啊!”他不敢相信,内湖的垃圾山怎么会那么美?旋即他恍然大悟,是因为高度!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个很高的视点来看它的缘故。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座“垃圾山”:挫折、悔恨、痛苦……如果我们能够不计较一日之短长,不过

2、分在意成败得失,我们就不会被过去的“垃圾”所污染,甚至能等到这么一天,在更高的地方来欣赏它美丽的一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少于800字作文指导为:高度象征人生境界,垃圾象征挫折、悔恨、痛苦。如果我们能够不计较一日之短长,不过分在意成败得失,我们就不会被过去的“垃圾”所污染,甚至能等到这么一天,在更高的地方来欣赏它美丽的一面。立意为:高度成就美丽;站得高看得远;【满分作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感知。然而,你

3、会发现,从不同的视觉观察问题,总有局限,只有立足于高视点,才能感受到登高而望的美丽;只有立足于高视点,才能实现高远而美丽的跨越。众所周知,司马迁受宫刑,方有《史记》的诞生。正是由于司马迁站在了历史的高度审视现实,站在责任的高度审视人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超越自我,超越现实,才促成了传世巨著的美丽现身,才有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辉煌成就。比尔盖茨,在大学时期就脱颖而出,源于他对计算机软件超群卓越的认识,他能站在一个不同寻常的高度,瞄准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经过十几年的短暂拼搏,就实现了世界首富的美

4、丽神话。胡锦涛总书记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客观实际,站在一个科学思维的高度,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在该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连续十多年来,中国GDP以不低于百分之八的速度发展,2010年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势下,中国GDP更是创造了百分之十点五的高速发展,可谓思维高度决定发展速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立足于高视点,才能“一览众山小”。相反,你不能站在一个合适的高度,就不会看到美丽的出现。葛朗台,一个视钱如命的吝啬鬼,他终生依附在金钱上,无时无刻不在用身心守护着自己的财产。他不能站在一个高度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

5、认识亲情与金钱的关系,两眼紧盯着自己的金银财宝,他贪婪、自私、残忍、狭隘,最后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孤独的一生。文强,重庆打黑中出现的级别最高的犯罪分子,正是由于他不能站在人生的高度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把自己包围在金钱、权利、美色之中,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总之,只有站得高,才能俯视一切,正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站得高,才能使美丽现身,才能高屋建瓴,正所谓高度决定视野,高度决定认知,高度决定成就,高度决定境界。只有立足于高视点,才能实现高远而美丽的超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 ①毛泽东三大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②习近平新年贺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题偏重理性思维,要有一定的社会关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没有难为考生,立意的角度还是材料限定的范围,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和关键句:亲情与公平正义。这是材料的“切入点”。作文导向性明确,思

7、路开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引发思考:贪官栽在亲人孩子身上,给谁敲警钟?由此联系现实深刻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倘若虎不威风,何来狐之假;②家庭助廉;③莫让亲情遮望眼;④坚守正义与原则;⑤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作文素材】大义灭亲的典故州吁是卫国国君卫庄公宠爱的妃子所生的儿子,一贯依仗母亲的权势,胡作非为,无恶不做。他与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臭味相投,游手好闲,后来和石厚密谋杀死了卫桓公。再后来终于受到了制裁。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石碏说:“这种不忠不孝之辈,不除掉,不足以平民愤,为了大义我不能念私情。”石厚在临刑前想见

8、父亲一画,石碏唯恐动摇自已的决心,毅然地拒绝了。唐太宗(李世民)封赏不徇私情唐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