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ID:14187916

大小:3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6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_第1页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_第2页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_第3页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_第4页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规划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是统筹协调“十一五”期间全省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和城市交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以“十一五”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并展望到2020年。一、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一)“十五”的发展成就。“十

2、五”期间我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有效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5年间全省交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90亿元,其中公路投资706亿元、水运投资46亿元、铁路投资108亿元、民航投资30亿元,比“十五”计划投资增加80亿元。2.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我省加强了以进出川通道和枢纽建设为重点的交通建设,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线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公路:到2005年底,全省进出川公路主通道已建成4条

3、、在建7条、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59公里,连接了全省17个市(州)和13个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覆盖区域的人口、GDP约占全省总量的80%左右。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6万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4万公里。铁路:完成了达万、内昆、遂渝铁路新线和内宜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了襄渝铁路增建二线以及成都枢纽扩建工程。到2005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939公里,其中铁路复线达到319公里,电气化里程达到1992公里。除达成铁路外,省内主要干线铁路全部实现电气化。民用机场:完成了成都双流机场飞行区和航站区北指廊建设,建成了九寨黄龙、攀枝花、南充等

4、支线机场,初步形成了以成都双流机场为枢纽、连接全国大中城市的航空网络。到2005年底,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0个,比“九五”末增加2个。水运和管道:嘉陵江航道渠化步伐加快,泸州和宜宾枢纽港初具规模。到2005年底,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12万公里,新增500吨级以上泊位14个,500吨级以下泊位9个,运输管道达到1886公里。3.交通运输规模迅速增长。随着综合运输能力的增强和运输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规模迅速增长。到2005年底,全省交通运输完成客运量17.4亿人次,比2000年底增长21.7%;客运周转量845亿人公里,增长40.8%;货运量6.9亿吨

5、,增长26.2%;货运周转量852亿吨公里,增长42.7%。通过开展治理超限超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创建平安畅通工程等综合整治活动,运输安全明显改善,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4.民族地区和县际公路状况明显改善。从2001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了三州通县油路改建工程项目47个,建设总规模4276公里,38个县直接受益。2003年开始实施县际公路改造工程项目94个,总里程4660公里,2005年底大部分建成。三州通县油路、国贫县公路和县际公路的建设提高了我省民族地区公路、农村公路和地方路网的质量,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

6、区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5.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配合5大精品旅游区建设,建设了一批旅游公路,建成了九寨黄龙机场和攀枝花、南充等机场,不仅打通了旅游区与外界联系的快速通道,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四川旅游的形象,促进了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配合筠连、古叙矿区开发,建成了金沙湾—筠连铁路,开工建设了泸州—叙永铁路、泸州绕城高等级公路、泸州港煤炭专用码头,促进了我省旅游、矿产、能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6.交通体制改革取得较大成绩。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达州、南充、西昌机场顺利移交地方管理,民航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对铁路体制改革也进行

7、了积极探索。(二)主要问题。与全国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相比,我省交通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面临着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一是进出川通道运输能力紧张,运输网络密度低,有效供给不足。全省每万平方公里铁路里程51.6公里,每万人拥有铁路里程0.3公里,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7%和52.7%。目前进出川运输主动脉的宝成铁路北段、襄渝线、川黔线和成昆线仍为单线铁路,运输能力难以满足对外运输需要。进出川高速公路通道目前只建成4条,省内高速公路网尚未融入全国区域性网络中,整体效益难以更大发挥。双流国际机场吞吐能力不适应发展

8、的需要,枢纽功能尚待进一步强化。内河航运利用率低,港口泊位数少,支线航道萎缩。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不高,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