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指导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

ID:14192628

大小:319.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26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_第1页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_第2页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_第3页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_第4页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教学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教学指导文字部分教学要点和学习重点共有五个部分:一文字的起源。主要内容是:1从文字的起源中理解汉字的起源、地位、特点。2了解汉字起源———时间——创制者——直接源头。3关于汉字起源的研究状况及意义。二汉字的性质和特点1理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并根据性质特点掌握汉字学习方法。三汉字的源流、形体演变1明了古文字、今文字的特点。2掌握不同时期的文字特点和所在时期的特点,要着重掌握甲、金、篆、隶的特点。四汉字的构造分析1熟悉六书的内容,会应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2识记简单的常用甲、金、篆等古文字。五古书用字1清晰辨析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的差异。2重点掌握古今字和通假

2、字、繁简字的区别。3重点掌握繁体字和繁简字的复杂对应情况。重点辅导的内容:目录一汉字结构和六书二如何判定一个字的结构方式三判定独体字和合体字应注意的问题四部首与形符、偏旁的区别五形符的表义功能六分析形声字应该注意的问题七简体字与繁体字对照表八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符九练习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一汉字结构与六书27学习古汉语,汉字是基础,因为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字义即词义。掌握了字义就掌握了词义。许多双音节词的意义也是字义的溶合。所以,我们说,学好古汉语,首先必须先过文字关。学习汉字,首先要学好汉字的结构。这对于我们探求文字的本义,辨识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

3、、繁简字,并进而提高阅读古籍的水平,都有重大的作用。说到汉字的构造,就必须提到六书。六书是关于汉字结构的传统学说。直到今天,六书说对我们了解汉字构造仍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东汉时,关于六书有好几种说法: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所列举的六书的具体内容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并一一举例说明。可见,东汉时的学者对六书的名称及次序

4、,各家说法并不一致,但大同小异。后世文字学者讲六书时,名称一般按许慎的说法,次序则按班固的说法排列。这样,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由于古来对转注的解释众说纷纭,而假借又往往被视为一种用字方法,加上从文字形体结构的角度来看,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已能包罗汉字的各种种造字模式,因此,我们学习汉字构造,重点是了解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书。下面对这四书进行一些说明。象形:《说文·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是曲折的意思。许慎的意思是:象形,是描摹实物形体的造字方法。“日”、“月”,甲骨文分别作和,恰似日和月的形体。

5、此外,又比如;甲骨文“人”作,象垂臂而立的人的侧面,甲骨文“目”作,象人的一只眼睛,甲骨文“耳”作,象人的一只耳朵,甲骨文“水”作,象河水流动的形状,甲骨文“木”作,象树木的形体等。理解象形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象形字有时并不描摹事物的全体,而只是突出描摹其特征部分。如,甲骨文“牛”作,“羊”作,重在描绘牛,羊的特征部分——两角。(二)象形字一般都是独体字。(三)《说文》说解象形字常用“象×之形”或“从×象×”之类的措辞。指事:《说文·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视”是看的意思,“察”27是细看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看,这一定义很模糊,但它至

6、少说明,指事字记词表义的方式比较抽象,因此必须细加审察才能见义。据目前文字学界通行的理解,指事是一种用抽象性指示符号标志事物部位,特征,性质的造字方法。指事字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只由抽象性指示符号构成的字。如“上”,“下”,甲骨文分别作、,构成这两个字的都是抽象性指示符号。这一类字为数不多,如数字“一”、“二”、“三”、“四”,“五”,甲骨文分别作、、、、。另一类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抽象性指示符号。如“木”,甲骨文作,上象树枝,中象树干,下象树根。在其上部加一短横,成为,是借树枝、树梢表示“末”义,在其中部加一点,成为(朱),表示这棵树的树干(“株”的本字)。在其下部加

7、一横,成为(本),义为“树根”。理解指事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指事字的共同特征是含有抽象性指示符号,甚至全部都是指事性符号。(二)由于附加于象形字上的抽象性指示符号单独不能成字,所以指事字一般都是独体字。(三)《说文》解指事字,常用“象×之形”或“从×”之类的措辞,而极少直言“指事”。因此,我们看到“象×之形”的说解,必须对该字细加分析,不可贸然断定它是象形字。会意:《说文·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类”,即把相关的形体并列起来,“谊”即“义”,“撝”即“挥”,“指撝”即“指挥”,也即“所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