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

ID:14196385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_第1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_第2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_第3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_第4页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2009-3-17   1自然地理简况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东北段,地处黄河下游,介于东经114°47′30″~122°42′18″、北纬34°22′54″~38°27′00″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内陆部分自北向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宽处约420km,东西最远距离约700km,陆地总面积约15.71万km2。全省分划为17个地级行政区,下辖139个县级行政区。自

2、然地理是地质构造格局的基本反应,地质构造格局控制自然地理的发展。现代山东省自然地理特征,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经受了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综合结果的反映,尤其是新近纪中新世以来板块构造发展演化的结果。山东省位于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大阶梯中,海拔高度除一小部分山地超过千米以外,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在500m左右,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多为200~350m,坡度在20°以下。境内中部山地隆起,东部、南部丘陵起伏,西南、西北低洼平坦,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

3、m,为省内最高点;最低处是黄河三角洲,海拔2至10米。境内山地丘陵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34%,平原盆地区约占64.59%;河流湖泊区约占1.07%。按照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全省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地貌分区。按照地理位置,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可称为鲁中南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由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组成(二者以位于山东与河南分界处的黄河段为界),它们统称为鲁西地区;鲁东丘陵区可称为鲁东地区(或胶东地区),由鲁东北(胶西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组成,二者大致以牟平——即

4、墨和青岛——五莲一线为界,鲁东南地区包括威海地区(牟平——即墨线以东)和日照地区(青岛——五莲线以南)两个地理区。山东省主要山脉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主要由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构成,鲁东丘陵区山脉则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多呈NW向和近东西向展布,鲁东丘陵区山脉则多呈近南北和近东西向展布。   山东水系比较发育,自然河流平均密度在0.7km/km2以上,干流长度大于50km的河流有1000多条。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

5、里,从渤海湾入海。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湖泊集中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前者以微山湖为首,后者以东平湖最大。   2地层概况   山东省地层在全国地层区划中,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和秦祁昆地层区,前者可分为华北平原、鲁西和鲁东三个地层分区,后者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鲁东南地层分区)。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属华北平原地层分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属鲁西地层分区,鲁东丘陵区的西北部(鲁东北地区)属鲁东地层

6、分区,鲁东丘陵区的东南部(鲁东南地区)属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鲁东南地层分区)。山东省各断代地层发育比较齐全,自中太古代至新生代地层都有分布,地表出露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其次为古生代地层,元古宙地层分布局限,太古宙地层零星出露。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以发育大量新生代地层区别于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和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以没有古生代地层区别于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和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与鲁西地层分区(包括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三者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组成特征明显不同。   山东最古老的地层形成

7、于中太古代,为出露于鲁西地层分区的沂水岩群和出露于鲁东地层分区的唐家庄岩群,是遭受麻粒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呈面积较小的岛状、透镜状、不规则条带状包体产于早前寒武纪花岗岩中。   新太古代地层有出露于鲁西地层分区的泰山岩群和鲁东地层分区的胶东岩群,为遭受角闪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出露大都不连续,在太古宙TTG质花岗岩中呈包体出现。    古元古代地层地表主要分布于鲁东地层分区和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为荆山群、粉子山群、胶南表壳岩组合和芝罘群。荆山群、粉子山群和胶南表壳岩组合岩性组合特征相似,均以

8、高铝片岩、含石墨岩系和碳酸盐岩为特点,具孔兹岩系特点,三者所处构造位置、变质程度和变形特征有明显差别。中元古代地层有鲁西地层分区隐伏地层——济宁岩群,属低绿片岩相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钙泥质岩建造。另外在山东东南沿海的小岛屿上分布有海州群,原岩为酸性火山岩,经受了蓝片岩相—高压绿片岩相变质。    新元古代地层包括土门群、蓬莱群及朋河石岩组。土门群分布于鲁西地层分区靠近沂沭断裂带一侧,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蓬莱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