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

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

ID:14199579

大小:8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_第1页
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_第2页
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_第3页
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六)12.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拳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假如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A.备、操B.备、孟德C.玄德、操D.玄德、孟德13.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主要说明秦汉时期的特殊地位在于()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C.周边

2、政权完全臣服于秦朝和汉朝D.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14.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15.北宋政府屡次下令禁止士庶和妇女仿效少数民族的衣冠和装饰。南宋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对上述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胡服丰富了

3、宋朝人民的生活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汉族经济文化落后D.两宋与少数民族交流频繁16.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张毅庵,因其丝织品“备级精工”,人相争购,由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17.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中国、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痛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

4、话说明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科学的传播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④全盘否定儒家文化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热而无情的。”史沫特莱所指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A、平津战役B、淞沪会战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19.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角决,只能用讨论

5、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拒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0、“法国大革命使德意志人敏锐地意识到了国家。”这句话表明法国大革命A.促进了德国的建立B.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统治C.帮助德国完成统一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21.孙中山评价列宁道:“你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由此可见列宁的贡献()A.打破资本主

6、义一统天下的局面B.开创俄国实现现代社会的新模式C.为实现国共合作指明了道路D.鼓舞和推动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22.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A.达尔文B.法拉第C.居里夫人D.爱因斯坦23.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

7、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A.鉴往知来B.贯通古今C.厚今薄古D.以古讽今37.(32分)民主和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君主在他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不惜“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去博取个人的“产业”,得到天下以后,又不惜“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压榨这份“产业”的“花息”。他由此得出结论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直接对封建君权进行了尖锐的抨击。——程志华《黄宗羲民主思想成因初探》材料二:这时(18世纪中期)“自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印花税法

8、》(StampAct)引起了一场吞噬“我们珍爱的自由太阳的意外日食”。殖民地居民怀有“自由情结”,将自由和权利视为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政治的终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情结”乃是殖民地居民寻求独立的深层动因。——《美国通史•第一卷•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材料三:有必要将奥巴马和林肯做一个比较。两人都是从底层做起,属于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