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

ID:14207318

大小:3.1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6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_第1页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_第2页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_第3页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_第4页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觉动作训练对处理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效果的个案研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李欢2张梦凡摘要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不仅对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学习造成诸多不便,还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因此采取手段干预刻板行为非常必要。结合国内外的自闭症干预手段,本研究选择知觉动作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手快速摸地板、无意义念广告语、攥紧拳头这三个典型刻板动作进行干预训练。并通过单一个案研究法的撤回设计(A1-B1-A2-B2),验证知觉动作训练对改善刻板行为的效果。研究发现知觉动作训练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自闭症

2、儿童的刻板行为发生次数。自闭症;知觉动作训练;刻板行为;个案研究本研究探讨知觉动作训练对减少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成效,验证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鉴于干预训练需要研究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上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形态和功能具有较大的个别差异,采取个别介入方式较易收到成效,因此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来检验知觉动作训练对减少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效果。2.2.1实验法本研究采取的实验方法为单一个案研究法之撤回设计。撤回设计(A1.Bl—A2-a2)的前身是AIB设计,又称作简单时间系列设计。撤回设计

3、比简单时间系列设计撤回设计多了第二个基线期和干预期,能够减少对内在效度威胁的因素(例如历史、成熟等),方便确认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功能性因果关系,干预后因变量立即产生明显的变化而且保持稳定就可推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功能性的因果关系。也正因为撤回设计的这一特点,所以特教领域广泛采用撤回设计验证教育或干预方法对特殊儿童的实际效果(钮文英,2011)。本研究的流程如下:首先,在实验处理前的一定时问内客观测量和记录被试的某行为表现作为实验的基线水平;然后,进行实验处理,测量和记录被试某行为的表现;再后,取

4、消实验处理,返回到实验处理前的状态,测量和记录被试某行为的表现;最后,第二次引进实验处理,测量和记录被试某行为的表现。如果行为从基线期Al到干预期B1发生变化,干预条件撤消后即返回到基线期的条件,而当干预再次被引进时又再次发生。那么,每次实验处理的结果都可以与前一次进行比较,这样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可归因于实验处理,而不是偶然机会或各种未加控制的因素。本研究的实验设计,首先确定本研究中目标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撤回设计,按照A1-B、1础.B2的顺序进行干预

5、。其中基线期记为A1,时间五天,通过研究工具观察记录自闭症儿童学生甲的刻板行为发生次数,待学生甲情况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干预,干预期记为B1,时间为十天,对学生甲采取知觉动作训练的干预。撤回期记为A2,时间同基线期Al为五天,再干预期记为B2,时间为十天。获得实验的全部数据,绘制趋势线,并做视觉分析与C统计分析,干预期Bl与基线期Al比较,撤回期A2与B1比较,再干预期B2与撤回期A2比较,比较每个阶段刻板行为发生次数的增减即趋势线的高低,以了解干预的成效。2.2.2观察法研究者在自然的教学条件下,在一定

6、时间、空间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记录表,对学生甲的刻板行为发生的次数和形态进行记录。2.3研究工具《全人疗育知觉动作评估表》:主要用于评估被试的知觉动作统合能力。该量表由叶仓甫编写,主要用于评量研究对象的知觉动作统合能力。量表分为上肢和下肢两个部分,共二十四个等级,被试通过哪项条目即该条目为被试的知觉动作能力水平。《刻板行为观察记录表》:该表由研究者自编,主要用于记录研究对象刻板行为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时间、行为描述和发生次数。2.4研究的变量2.4.1自变量本

7、研究中的自变量是干预学生甲刻板行为的知觉动作训练。每次干预时间在学生甲的个训课和知动课上,总时长--+时左右。每次学生甲的知觉动作训练内容大体相同,包括交替·133·半跪、扶地蹲走、仰卧缩腿和臀行。其中交替半跪是在老师指令下做一定数量的交替半跪的动作,扶地蹲走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下学生甲扶地蹲走运送玩具,仰卧缩腿是在老师指令下做一定数量的仰卧缩腿的动作,臀行是学生甲伴随音乐臀行五分钟。2.4.2因变量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本研究中是学生甲刻板行为发生的次数。因变量的测量采用时间记录法以“次

8、数”作为单位,分别记录主题课和语数课上学生甲用手快速摸地板、无意义念广告语、攥紧拳头这三类刻板行为发生的次数。2.5实验操作在研究者使用知觉动作训练对学生甲进行干预之前,研究者已经对学生甲的情况有了非常充分的了解。研究者根据叶仓甫《全人疗育评估记录表》对学生甲进行知觉动作能力评估,评估后发现学生甲的知觉动作能力可以通过第九项“指令下交替半跪及复诵数数1—10次”,而第十二项“指令下交替半跪及数数1一lO次”无法通过。所以将“指令下交替半跪及数数1。10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