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

ID:14207655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6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_第1页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_第2页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_第3页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_第4页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报告祁门县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包括道路与庄园”之称,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辖8镇10乡,152个行政村,1039个村民组,总人口18.58万(其中农业人口14.67万),城市建设区面积482公顷,城市人口4.97万人。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5.78%,居全省首位;拥有林地19.9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8.43%,活立木蓄积量927.6万立方米,是我省重点林业大县。2013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工作目标,以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

2、绿化一体化发展,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截止2013年8月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85%,建设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9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85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9.37平方米,四大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安徽省森林城市建设标准》的要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我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领导重视,多部门联动形成创建合力1、统一思想,形成创建共识。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目标,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9为主题,大力建设城市片林、城市森林公园和各类公共

3、绿地,加强城乡结合部、城镇出入口通道森林长廊、森林景观建设,积极创建森林城镇、森林城市。在创建中,一是体现地方特色,二是提升绿化品位,确立“红茶山水林城,绿色生态祁门”的理念,全面推进祁门森林城市建设。2、强化领导,落实创建责任。2013年2月,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制定了《祁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的目的意义与目标任务、重点工程与实施步骤。22个县直部门、18个乡镇联动,由政府主导,绿化委牵头,协调规划、林业、住建、环保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形成创建合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创建省级森林

4、城市进行专题调研,将“创森”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在全县工作会议和县“两会”上对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向全县人民表达了“创森”的坚定决心。县内各大媒体都开辟专栏、播发专题,形成了强大的“创森”舆论声势,全县上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保证了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二、科学规划,森林城市蓝图彰显特色祁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中国红茶之乡和中国御医之乡,广博、深邃的徽文化及皖南生态风光是祁门的特色。2013年3月,委托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祁门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充分结合祁门的自然、经济、

5、文化、历史的特点,坚持“9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体现特色;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原则,科学构筑了建设区布局为“一核两环三线七面多级”。一核:祁门母亲河“阊江”的绿化为核心——沿陈坦河、阊江和金东河建设滨水绿带,城内溪水常流,新老城区周围群山环绕,建设成为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两环:两环为城区内、外环绿化。一是城区内环绿化:沿陈坦河、金东河、阊江两侧建设宽10-30米的绿化带,与步行系统相结合,宽度可不等,并结合内容各异的小品建设小游园;沿主要景观道路,设宽8-15米的带状绿化。二是城区外环绿化:以环城第一条山脊

6、线为界线建立环城的森林绿化环,将祁门从西向东重要的生态敏感斑块串联起来。三线:森林长廊为主线——省道休张线两侧森林长廊建设,该森林长廊串联着小路口镇、七里桥公园、行政中心广场、茶山公园、阊江、笔架山公园、火车站广场、开发区休闲活动中心与金字牌镇,成为祁门县城一条重要景观序列;与林苗两用林相结合大青线、金东河创建两条生态廊道。三条生态廊道相互交叉,与中心城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七面:营建和改造七个综合公园,提高公共绿地,来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七里桥公园建成新区中心公园,茶山公园成为县城标志性的景观中心,凤凰山公园以文峰塔成为祁门地方文化延续的载体,宋家山

7、公园建设成为县城居民健身、散步、休憩的场所,祁山公园以广播电视塔做为标志性建筑一览县城风貌,笔架山公园建成县城东部生活性公园,青罗寺公园结合“一线天”景区开发,形成集9旅游、观光、休憩、品茗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多极:积极保护好区域内国家级地质公园(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查湾自然保护区)、5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与美好乡村相结合稳步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建设,全面提升我县茶科所与蛇科所生态科普基地建设。三、加强生态建设,城乡绿化实现一体化城乡绿化一体化是城乡和谐、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虽然祁门森林覆盖率很高,森林城市建设的必备指标和大部分创建

8、指标已达到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但城市道路、城市入口、骨干河流林带的绿化率和林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