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

ID:14207710

大小:1.16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3课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含解析第七单元 第二十三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北京海淀区高一检测)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C )A.“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这一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概括为三句话,故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A、B、D三项只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的具体体现。2.(2018·天津六校高一联考)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C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解析] 新中国建国以后,提出“另起炉灶”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美国当时还没有与新中国建交,因此柯乐柏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不会得到认可的。A、B

3、两项表述错误,材料内容与D项无关。3.(2018·临沂高一期末)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该外交政策是( C )A.不结盟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建国初期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内涵一致,故选C项。4.(2018·临沂高一联考)下列两张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邮票反映出当时的外交政策是  ( C )5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含解析A.“另起炉灶”

4、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解析] “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原先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与题目时间和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5.(2018·威海高一联考)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A )年份19

5、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解析] 题干要求能够获取表格的信息,据1949~1953年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变化分析,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未能实现,排除B项。表格中的这一变化不能理解为外交上的巨大成就,而是说明了外交的困境,A项正确,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在1953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6.(2018·广州高一联考)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

6、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 B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解析] 这些政策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发展的总倾向是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所以选B项。7.(2018·银川高一联考)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B )A.奉行“

7、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缓解东南亚等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所以选B项。8.(2018·张家界高一检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B )5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含解析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最

8、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提出的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