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ID:14217680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_第1页
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_第2页
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_第3页
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干旱稻田种植技术  1主要技术  模式  旱田为玉屏县朱家场镇茅坡村舒启城户责任田,面积867m2,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小白菜—夏玉米+秋豇豆。  玉米栽培要点  玉米品种选用当地推广杂交品种临奥1号。春玉米3月25日播种育苗,4月21日东西向宽窄行错位移栽,宽行,窄行,株距,栽49380株/hm2,8月2日完熟收获,全生育期127d。夏玉米7月16日抢种直播在收获后的白菜带中,行比不变,株距,播万窝/hm2,窝播2粒种。底肥用25%复合肥900kg/hm2+尿素120kg/hm2+硫酸锌30kg/hm2穴施播种沟内,盖土3~4cm,同时将割除的前茬玉米老黄脚叶覆盖在播种沟周围,以利保墒、增肥

2、和防止土壤板结。三叶期用尿素90kg/hm2提苗,大喇叭前15d用尿素180kg/hm2作攻苞肥;同时,培土塞蔸盖肥。苗期、抽雄开花期治螟虫、蚜虫各1次,9月下旬采收鲜穗。  小白菜栽培要点  小白菜品种选用早熟、优质、耐热良种小杂56。与春玉米同期直播在宽行内,每宽行带播2行小白菜,窝距,播万窝/hm2,窝播4~6粒种。底肥用复合肥300kg/hm2,用清粪水30t/hm2作追肥,及时定苗,及时防治病虫害。全生育期防治病虫3次,6月初采收结束。  豇豆栽培要点  豇豆品种选用之豇28—2。9月12日在夏玉米开始抽雄时抢墒播种2行在收后的白菜带内,与鲜玉米共生14d,与完熟夏玉米共生39d。播

3、种方法:牛犁播种沟后人工修整,用25%复合肥450kg/hm2+15%速溶硼肥2250g/hm2,按45cm窝距穴施沟内,再用种子4~5粒/窝播于2穴之间的无肥区,边播边盖土3~5cm,最后用割下的玉米老黄脚叶覆盖保墒。抽蔓后及时引蔓上架,初花时追尿素90kg/hm2,结合防螟治蚜用%倍磷酸二氢钾喷施3次,11月下旬采收结束。  2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与单作水稻产量产值最高的2003年相比,改种后产值高于单作水稻万元/hm2;纯收入达万元/hm2,较单作水稻增加万元/hm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利用干旱稻田进行立体种植,既保证粮食生产,又打破了单一的粮、菜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了自给自足

4、的土地经营理念。同时,对缓解蔬菜淡季需求矛盾、丰富人民生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玉米、豇豆等高矮搭配种植,有利于防止土壤流失,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又培肥了地力,从而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3作用机理分析  互利作用  一是豇豆利用玉米植株作架,减少搭架用工个/hm2,节约资金1200元/hm2,同时,豇豆的根瘤又能为玉米所用;各作物单一防治病虫,可有效抑制2种作物病虫害发生。二是有玉米植株遮阳和老黄脚叶覆盖,可使夏末的地温下降4~6℃,地面蒸发减少44%~50%,相对湿度提高9%~29%,土壤含水量增加24%,有利于种子出苗和苗期生长。三是在玉米行间整地、施肥播种、中耕,增加了玉米根系的扩展范围

5、,协调了水、肥、气、热关系,几种作物所需元素异质互补,一水一肥两用,节水节肥。四是合理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周年生产均衡发展。  光热利用和边际效应  采用高矮立体种植,叶片层次多,叶面积大,分布合理,可以充分利用作物生育期的太阳光能,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有效叶面积,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参考文献  [1]张庆山,陈迎义.水改旱的剖析及应注意问题[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55.  [2]宋晨生,刘和吉,田绪臣.六种作物间作套种模式[J].农村新技术,2002: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