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ID:14218921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_第1页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_第2页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_第3页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_第4页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 文化· 传承· 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文化·传承·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李晖冯晓莹内容提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其核心是大学精神。历史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与发展。通过内涵的发展、质量的提升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文化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大学文化1.文化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总的趋势是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宽,内涵越来越深。将人类与动物、人类社会与

2、自然界相区别的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化学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道德等。文化的起源是“由人变文”,文化的功能则体现“以文化人”。文化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2.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

3、神成果的总和。“大学人”以校园为重要空间,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建的大学文化,得到学校师生的普遍认同。“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纽曼)。“大学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站’”(克拉克·科尔)。中国对现代大学的理解,大多引用蔡元培先生对大学的定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引领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和主要阵地,成为提炼民族文化并向普通民众传播的地方。“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

4、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民主自由、严谨求实,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倡导道德、崇尚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文化。大学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凝聚,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制高点。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3.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等教育办学特色的灵魂。凡是拥有相当美誉度的名校,都有自己的校格和灵魂。如剑桥的儒雅经典、牛津的一往无前、哈佛的出类

5、拔萃,耶鲁的坚实典雅,清华的百折不挠,北大的学术自由等。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表现为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传统、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对大学特有文化内涵的简练表述。从一个大学的校训往往可以直接看到该校的文化品位、思想灵魂和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明辩、慎思、笃行”;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天津大学的“实事求是

6、”……而世界著名大学校园内的人工标志,如校徽、校园建筑等,都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内涵的载体,并因其象征的学术意义而使人们感受到一种优良的学术风气。毫无疑问,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凝聚、激励着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引导、规范、感染、调适着大学人,乃至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人格建构等方面。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文化传承一般而言,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与主体结合的过程中受内在机制的支配而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要求,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文化传承是文化本身具有的属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

7、因。首先,文化传承是一种社会强制。该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毫无选择余地地承袭和传递这种文化。其次,文化传承是民族共同体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文化积淀的过程,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形成民族文化传统,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第三,文化传承机制内涵着文化的选择机制。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文化主体的价值判断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合乎时代的选择,使文化具有阶段性、变异性和时代特征。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现实意义。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一个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往往都是经典文化有其辉

8、煌的历史如中国的京剧、昆曲等,千百年来被当做“国宝”,代代相传。也有些文化则退出历史舞台。二是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其存续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中国封建社会“氏族文化”中的“浸猪笼”、缠足束胸,封建等级制度等统统被遗弃。三是时代特征。有些民族文化,特别是经典文化,被“原汁原味”地传承;有的则被“革新”后才被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