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

ID:14224142

大小:7.82 MB

页数:141页

时间:2018-07-27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_第1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_第2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_第3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_第4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德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宁德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3章环境现状评价第3章环境现状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形地貌路线走廊位于闽东南滨海断隆带与闽东火山断拗带中,沿线穿越地貌单元有低山、丘陵、残积台地、山间盆地、滨海平原等。路线走廊带地形在公路工程上应属滨海重丘区。低山地貌主要分布在罗源与宁德市交界的飞鸾段,山体陡峭,沟谷深切,地形起伏大,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间,相对高差300-500米,山地天然坡度达30度以上,局部陡壁坡度可达50度,山体走向具明显方向性,呈现北东向,与区内构造走向一致

2、;丘陵坡地主要分布宁德市境内,一般海拔为300-5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丘顶浑圆缓坡,天然山坡稳定;残积台地主要分布在线路起点段,地形平缓,植被发育,残坡积层广布;路线部分落在河床阶地、残丘及海滩软土上,最低为起始沿海滩涂段,海拔为2-3米。沿线水系发育,河流呈树枝状,为雨源型山溪性河流,上游山坡坡地呈“V”字型,沟底岩石出露,下游地势平坦地段多为“U”字型,河床砂、卵石层厚约2-5m。3.1.2气象区内年平均气温19.1-19.2℃,年平均降水量2099㎜,无霜期317天。雨季(4、5、6、7月)

3、地下水补给为主,补给量大于排泄量,地下水位抬高,涌水量增加;枯水期(10、11、12、1月)补给贫乏。地下水以排泄为主,地下水位低,涌水量减少。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卵石层中,是区内较好的地下水含水层,受大气降雨补给,向谷底排泄。3.1.3水文3.1.3.1地表水沿线水系发育,主要河流为金溪、起步溪等,溪流多呈树枝状,为雨源型山溪性河流,汇水面积小、径流途径短,上游山坡坡地呈“V”字型,基底岩石出露,下游地势平坦地段多为“U”字型,河床砂、卵石层厚约2-5m。本项目不跨越上述河流。3.1.3.2海水项目跨

4、越处位于宁德三沙湾海域,三都澳海洋站有较长期海洋观测资料,由于共处在同一海湾内,其间距不大,其潮汐特性、潮位的涨落基本一致。3-141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宁德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3章环境现状评价1)潮汐⑴基准面及换算关系本报告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其与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的关系如下:黄海平均海平面3.607m三都理论最低潮面⑵潮型及特征潮位值潮汐形态系数为0.238,属正规半日潮。潮位特征值如下:最高潮位:5.25m(基准面为56年黄零,下同)最低潮位:-4.34m平

5、均高潮位:3.08m平均低潮位:-2.27m平均潮差:5.35m最大潮差:8.38m最小潮差:1.94m平均海平面:0.10m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32分平均落潮历时:5小时53分⑶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3.66m(高潮累积率10%的潮位)设计低水位:-3.04m(低潮累积率90%的潮位)极端高水位:5.25m(重现期为五十年的年极值高水位)极端低水位:-4.13m(重现期为五十年的年极值低水位)⑷乘潮水位:乘潮水位:1.74(历时3小时,保证率90%)2)波浪三都澳属半封闭海湾,湾口口门水域宽度仅为3km左右,

6、口门偏SE向开敞,湾内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四周陆域均为海拔300m以上的山脉所环抱,加之海湾湾口狭长,外海波浪难以通过宽仅3km长达9km的口门直接传入湾内,是天然避风良港。湾外有浮鹰、西洋岛、洛山和北茭咀等,湾内有三都岛、青山、鸡公山和东安岛等组成天然屏障。根据《海港水文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三都气象站多年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风浪推算,得出三都澳湾口以外海域ESE向重现期为五十年的H1/3=5.9m3-141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宁德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3章环境现状评价

7、。由于该方向与湾口有较大的角度,受东冲半岛的掩护,波浪经绕射及扩散作用影响,传递到鸡公山岛前水域的比波高为0.2,波浪在湾内传递过程中还将进一步扩散,故外海波浪难以从口门直接传入湾内。3)潮流三都澳属强潮海区,潮差大,潮流急。根据三都澳口门水域测流资料分析,本地潮流属半日潮流。由于本海区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水域多呈水道形式,潮流呈往复流,流向与水道走向基本一致。各站点海流基本呈往复流形式,流向基本与岸线平行,涨潮流向三都澳内,落潮流出湾外,一般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根据有关实测资料,最大涨潮流速1.4m/s

8、,流向为NW向,最大落潮流速1.9m/s,流向为SE向。4)泥沙三都澳泥沙来源主要有:陆地来沙、海岸侵蚀来沙、河流来沙。三都澳大部分区域山体陡峭,但在雨流、片流侵蚀下,能把本海区周围山体的疏松风化、残积物质带入海湾。这也可从本次采到细颗粒沉积物样品中植物碎屑较多,粗颗粒沉积物中有黑色重砂矿以及陆上局部地区风化剥蚀地貌发育等得到证实。但此种泥沙来源仅在雨季比较丰富,所以带入湾内的物质常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