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

ID:14227510

大小:3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7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_第1页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_第2页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_第3页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_第4页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分类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一、科学卫星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天文卫星、生物卫星和空间微重力试验卫星等。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察其他星体。实例:1、美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就是一颗科学探测卫星,以后“探险者”发展成一个科学卫星系列,它们主要用于探测地球大气层和电离层;测量地球高空磁场;测量太阳辐射、太阳风;探测行星际空间等。2、“电子号”卫星是前苏联的科学卫星系列,星上装有高、低灵敏度的磁强计、低能粒子分析器、质子检

2、测器、太阳x射线计数器以及研究宇宙辐射成分的仪器等。该系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进入地球内、外辐射带的粒子以及相关的各种空间物理现象。3、中国的“实践”系列卫星即是技术实验卫星,又是科学探测卫星。“实践一号”卫星装有红外地平仪、太阳角计等探测仪器,取得了许多环境数据。“实践二号”和二号甲、二号乙是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的三颗卫星。其中“实践二号”外形为八面棱柱体,任务是探测空间环境,试验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姿态控制和大容量数据存贮等新技术。科学卫星科学卫星一、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

3、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实例:1、实践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实验卫星。它1971年3月3日发射,重221千克,外形为近似球体的多面体,直径1米。它的主要任务是试验星上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温度控制系统,长寿命遥测设备及无线电线路性能及其他太空环境探测。实践一号的设计寿命为一年,可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8年之久,直到1979年6月17日才陨落。2、1957年11月3日,苏联发射了一颗载有一只名叫“莱伊卡”小狗的人造卫星

4、—“人造地球卫星”二号,这是世界上第一颗生物卫星。5千克重的莱伊卡在不大的卫星舱里生活得很好,科学家为它设计了一套生命保障系统,使舱内的环境和地面一样,并带有食物。莱伊卡的身上缚上了各种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的探头,遥测信息传回来后供地面科学家研究。实验一号生物卫星实验一号一、应用卫星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实例:1、1962年美国发射的“侦察号”电子侦察卫星能够在很宽的频段内对无线电系统进行侦察。这种间谍卫星重约1000公斤,它在一天中可以

5、两次飞越莫斯科上空,并能把载获到的无线电信号储存起来,当卫星运行到预定地域的上空时,又会自动将情报用无线电发回地面,或用回收舱送回地面。美国情报部门常常用它来截收苏军总部发至全球各海上舰队的秘密电波。2、中国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云图的清晰度可与美国“诺阿”卫星云图媲美,但由于星上元器件发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后成功发射了四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号)和三颗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经历了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试验卫星到业务卫星的发展过程。间谍卫星侦察卫星间谍卫星气象卫星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2]好搜百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