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ID:14232276

大小:4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7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_第1页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_第2页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_第3页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_第4页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论文第一篇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现代化教育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将其更科学和合理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经过笔者对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发现,当前教学过程

2、中,很多教师并不能在历史课程中合理应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历史学科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很多校领导和教师也并没有对历史学科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历史学科作为辅助学科,应该为数学、语文这种基础性学科让步,所以使得当前高中历史课程在教学环节中仍然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过程中难以发挥其自身主动性,这也造成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不佳。在新课改全面推进和落实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现状和新课改的要求也越来越不相符,如果广大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

3、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不仅将对历史学科的教育意义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将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当前教育问题,从而针对问题提出更有效的措施,对教学现状进行改善和调整。  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将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必然会对历史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此笔者在下文中就将提出对学生学科培养的策略,从而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出一份力。1.利用教学手段,对学生历史文化艺术进行培养。历史意识需要超越时空限制,完善历史思维,对历史知识进行有效丰富,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历史知识掌握当前社

4、会发展规律,逐渐形成历史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豪感。历史素养要求学生要具备完善的历史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意识的明确和完善。历史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能有效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也将有效开发学生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学科素养是一个学科实现教育工作基础环节,近年来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更是在高考试卷中反复出现。所以这更要求学生具备有效的学科素养,牢牢掌握国家政策方向,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2.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科能力进行培养。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说,

5、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将对学生的学习素养产生直接影响。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对历史知识进行掌握的基础上,要通过阅读或多种方式,对历史信息进行掌握,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在此种基础上,教师更需要对当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进行调整,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学科能力进行培养。此种条件下,要求教师将高中课标作为教学根本,正确认识到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探索教学、体验教学、情境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方式,将更多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和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自主学习和思考

6、,从而对历史信息进行有效掌握,强化其学科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历史素养培养,是当前教高中历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当前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从而在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方案和模式的调整,从而良好地推动我国高中历史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吴秀琴.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31(94):125-126.  [2]罗淑华.刍议高中历史

7、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26(4):103-103.  [3]张瑾.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7,66(16):261.  作者:周德华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泰兴中学第二篇  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有趣的,但现在我们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跨度大、理论性强,老师感到容量大,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那么作为教师就肩负重大的责任,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怎样在历史教学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这个主体起真正“动”起来,这个“动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

8、”,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1.精设计,重吸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要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学生兴趣浓厚,较快地进入了最佳学习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