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ID:1424668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7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1页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2页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3页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4页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石麟小学林华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啊,就拿水果来说吧,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在江南北仑这个

2、地方,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它就是杨梅(板书“杨梅”) 2、杨梅色鲜、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杨梅。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叫王鲁彦,他就特别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杨梅为题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小小的杨梅,到底为什么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读2遍)     2、再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3、检查自学情

3、况  (1)读准字音。   细雨如丝 贪婪 吮吸 甘露 狭长 细腻 柔软  汁水 甜津津   重点读音指导:吮汁津     (2)指导理解词义。       4、按自然段读文,要求正确流利 5、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树,那些自然段写杨梅?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1 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杨梅树充满活力?用横线画出来。(2)、交流汇报:概括杨梅树的特点(3)、指导朗读:可爱、喜爱 2、过渡:杨梅树如此可爱,那杨梅又是什么样的呢?3默读4

4、、5、6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杨梅果的?(1)生默读课文。(2)汇报交流:形状颜色味道   读描写杨梅形状的句子。   (1)找到描写其形状的句子。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2)总结学习杨梅形状的方法。     先找写外形的句子;然后体会作者品尝时的感受;最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3)、用此方法学习第5、第6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按上述学习方法同桌讨论。    (2)填空,理解颜色的变化。      杨梅先是————,随后变成————,最后几乎变成—

5、———。     提问:“几乎”是什么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    (3)写杨梅的味道,写了“由生到熟”、“又酸又甜”“越吃越爱吃”,还举例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    提问:为什么写小时候贪吃的情景?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深化文章中心4、学习第一自然段,深化课题为什么作者对杨梅树、杨梅的印象这样深刻呢?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仅仅是在表达对杨梅的喜爱吗?  作者喜爱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故乡,本文借赞美杨梅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四、总结全文:课文按 先总述爱故乡杨梅—分述爱杨梅树—

6、爱杨梅果的顺序,通过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五、小练笔:把你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1、选择一个角度练笔:水果树水果形状水果颜色水果味道    2、交流板书设计: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杨梅枝:伸展、四季常绿树 叶:狭长、欢笑           杨 圆圆的、桂圆大小、生刺(形状) 梅 表面、果肉、汁水     (颜色)果 又酸又甜、甜津津     (味道)爱故乡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怎样引导学

7、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好用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课文中所创设的情境,以读代讲,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杨梅这种生长在江南的水果,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常见,因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感性认识的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也必然会大打折扣,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在老师的课堂语言上字斟句酌,狠下功夫,力求通过老师的语言魅力将学生引入课文中所创设的情境。要想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真正以读代讲,教师不用挖空心思去设计很多花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要紧扣教学目标,

8、抓住课文及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特别要注意同一问题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出来更易于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必要时可适当地运用一些电教手段,使课堂取得最佳的效果。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进入文章做创设的情境,才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地实现以读代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积累教学经验,扎扎实实地进行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