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ID:1424746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_第1页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_第2页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_第3页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治疗  【论文摘要】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又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引起的皮炎。近年来,因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又顽固难治愈,已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又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引起的皮炎。近年来,因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又顽固难治愈,已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1发病原因  皮肤适应症选择错误:皮质类固醇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

2、敏作用,外用后能减轻充血和水种,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症反应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人们往往只重视它的作用而忽略了它的副作用,对激素的应用范围和不良反应缺乏全面的了解而长期滥用,导致不良后果。有少数人还用这类药品代替护肤品搽抹面部,虽然初用时感觉良好,但时间一长便产生了依赖。有的人还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误解为抗生素的消炎抗菌素作用,长期反复不当的滥用,停用后病情反弹,症状加重且有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造成很大压力。例如青壮年常见的痤疮、脂溢性皮炎、股癣、脓疱疮等细菌、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或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特别是发生在面

3、部、阴部等皮肤较薄弱部位的皮肤病,长期大面积使用较高的激素制剂,因这些部位的皮肤对皮质类固醇激素较易吸收,副作用也相对容易发生,更容易引起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皮肤发皱老化。特别是婴幼儿,皮肤娇嫩,长期大面积使用,经皮肤吸收后,还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带来严重后果。  用药时间过长:短期外用皮质类固醇后可引起表皮萎缩并可抑制真皮。胶原的合成,长期用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量增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病情恶化。常见如脂溢性皮炎长期外用皮康王霜、皮炎平霜等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不但面部皮肤出现副作用,而且可以

4、出现药源性柯兴综合征。可见,即使小面积外擦皮质类固醇激素,若时间过长,同样可导致系统副作用。长期外用这类药物可引起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皮肤发皱老化等内用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环死、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等病症。  2诊断  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辨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应用上述激素药物后,原发病病情虽可

5、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药,1~2天内,用药部位皮肤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症状。当再用该药,上述症状和体征会很快减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状又迅速再次发作,而且逐渐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尤其以面部、外阴部多见。  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全身可伴见心烦、失眠、大便干等。  3治疗  因西医西药对该病尚无特殊治疗,近10年来我科从中医中药理伦着手对该病的病机、治疗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皮质类固醇激素乃助阳生热之品,久用伤阴耗血,损伤脉络,影响津血输布运行和毒素的排泄,而致依赖性皮炎的发生。内经经云“诸热

6、瞀瘛,皆属于火,诸疼痒疮,皆属于心”且肺主皮毛,该病的主要症状又为红、肿、热、痒,故笔者认为该病,病位应在心肺,病邪应为火热。治疗原则应以清心泄火、清肺泄热、凉血散结,驱风解毒为大法。临症中我们采用中药口服加外用,表里同治。口服自拟方:生地15g、紫草15g、玄参15g、丹参15g、赤芍15g、地骨皮30g、金银花15g、野菊花10g、黄芩10g、枝子10g、蝉衣6g、僵蚕6g、薄荷6g、大黄6g、日1剂。早晚水煎服。加减:瘙痒重加荆芥、防风;肿胀甚加茯苓皮、防已;丘疹、结节明显加牡丹皮、牡蛎、夏枯草、大贝;脓疱重加黄连、黄柏、青黛;大

7、便干加大黄量。中药外用:黄芩、黄柏、生石膏各等量,研细末过100目筛。香油或凉开水调敷患处,每晚1次。1次40分钟。不能马上停用激素者,可用此药调敷原来含激素膏按1∶1,1∶,1∶0,依周次递减,直到停用激素,全部用中药面外敷。外敷次数视病情逐渐延长停药时间,直至痊愈。方中生地、紫草、玄参、滋阴凉血,清心泄火,调节机体内分泌;丹参、赤芍活血散结,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炎症的代谢吸收。金银花、野菊花、黄芩、枝子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蝉衣、僵蚕、薄荷、地骨皮祛风止痒抗过敏。大黄既清肺热,又泄瘀滞。黄芩、黄柏、生石膏清热解毒,直接外用对致病菌有抑制

8、和杀灭作用,而且还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挥抗过敏作用。全方通过口服,清热凉血、泄火解毒、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炎症的代谢吸收;辅以外涂的抗炎、脱敏、止痒作用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