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

ID:14279293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7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_第1页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_第2页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_第3页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_第4页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青少年厌学的个案研究-王文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王文志前言:当今社会变革急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发达的现代文明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次地受到冲撞。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我国教育界1977年内完成的一项调查得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果,84%的中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可以用两个字“冷漠”来形容,在回答“你平时早上上学的心情怎样”时,小学生谈不上愉快不愉快的占28%,不太愉快的占7%,很不愉快的占5.1%[1];据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所与北京师大教育系曾在全国所做的中小学学习

2、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的统计数据,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只有8.4%;根据广州市现代教育研究中心于1996年7月对广州10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其中38.2%的小学生有轻度厌学心态,8.3%的小学生的厌学心态较严重;……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被研究者称为教育危机的“冰山一角”。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如今已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状态上共同潜在的问题,这对学生健康的、自主的、有活力的成长发展构成了一种伤害、一种威胁,尤其是对小学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无不提醒我们中国的教育事业要从孩

3、子抓起。分析研究影响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和消除小学生厌学的对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个案描述李源,今年14岁,男孩,初二学生,独生子女。出生以来,大家都一直认为他很聪明。李源学习新事物的速度比一般小孩快。可是,就是坐不住、贪玩,听不进老师说的。李源的母亲反复地强调一句话:“这孩子老师都说聪明,如果能把一半的心思放在学习上,成绩肯定会在班里数一数二的。通过李源所在学校的反馈信息得知,李源上课经常讲话,一开始老师说说还可以,现在不狠狠地批评他根本就没用,有时就罚他站。李源学校的老师比较重视考试成绩,上课方式单一、枯

4、燥无味。学校的作业很多,据了解,他们每天写作业快的学生也要写到晚上9:30,仅英语一门就有六、七份作业。李源经常作业写不完,老师就会发短信告诉家长。他们学校经常考试,考不好的学生就要抄试卷,而且是很多遍。李源特别反感这种方式,他说:“我错的叫我抄,我会的还要叫我抄,这些老师有病啊!”。从和李源的长期接触和对相关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李源5是一个比较外向的男孩,意志力不够坚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特别是对不喜欢做的事情,尤其是做作业。作业也很马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很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看得特别紧,一味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

5、限制孩子玩乐,节假日也不例外,经常把孩子反锁在家里抄书,有时会突然来抓孩子,经常发现孩子的桌子上面是英语书,下面盖着所谓的大书,这时孩子总免不了受皮肉之苦。在老师和父母的训斥之下,他于2008年5月21日离家出走。其父母焦急万分,广泛发动亲友四处寻找,在父母的全力搜寻之下,5月22日重回学校。但是他情绪低落,学习热情不高,对学校生活依然厌倦。二、个案分析(1)诊断李源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把学习看作一件痛苦的事,希望逃离学校,由这几点可以诊断为厌学情绪。(2)分析1、学习上一而

6、再的失败体验让他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人在他失败时鼓励和帮助他,渐渐地他在学校里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只是不得已坐在课堂而已。学习上的失败他已习以为常,所以他也就不在乎分数了。由于成绩差,他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不在乎自己,与此同时,还积极寻找别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守纪律,爱出风头,与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直至弃学。2、父母的责骂,尤其是父母的棍棒相加是李源经历的强烈的现实刺激。李源的内心冲突是强烈的,从逃学这一现象就可以进行判断。李源注意力的不集中是心理受到影响的表现之一

7、。人是有感情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带着情感的,都是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并进行的。学习也是一种带着情感的活动。他们需要教师的爱,父母的鼓励。需要情感的交流,也需要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况且,“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优效果。其实,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读好学校的书,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的考试科目上取得好成绩。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了智能多元化的观点,认为“存在许多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认知能力,……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5每一个人都有

8、多种智能,而且每一个人又各有所长,每一种智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智能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种智能的培养和发展可能会促进另外一种甚至几种智能的发展。因此,教育应该因人而异。三、疏导厌学心理的基本对策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是学校的一项主要的经常性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