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ID:14298313

大小:85.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27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1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2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3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4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键入文字]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在呼吸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教学准备“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教学过程(一)感知呼吸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

2、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二)体味呼吸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

3、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第2课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教学重点:21[键入文字]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现和推理。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教学难点: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教学准备:分

4、组材料: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一、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1.讨论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1)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你能收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2)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你能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3)分组讨论:这样收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你能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4)生汇报讨论情况,师引导学生利用排水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2、对比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

5、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1)阅读教材P3,实验中那些条件相同呢?不同的条件是什么?(2)交流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二、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1)请同学们观察P4中间的图,紫色气球里面打进的是什么气体?橙色气球呢?那么,我们把他们分别放进澄清的石灰水里,你要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分组实验,师检查指导。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第3课《测量我们的肺活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经历测量自己肺活量的过程,对肺活量大小进行比较,知道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是不同的。2、知道什么是肺活量,掌握测

6、量肺活量的正确方法,并能测量自己的肺活量,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保护。重点难点分析比较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上什么因素有关21[键入文字]教学准备5L油瓶一个、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教学过程一、测量肺活量,(1)谈话:要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就必须有一个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在日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5L油瓶一个,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等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计;我们怎样做呢?(2)指导学生制作,用我们”先-----在----“汇报(3)指导学生

7、一组,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计测量,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二、统计分析(1)抽一小组汇报(2)给出区间表,用举手的方法,统计全班数据。(3)请同学们用统计图知识,小组合作制作统计图。三、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全班肺活量排在前面的同学与排在后面的同学站立一排进行比较。1.排在前面的同学有什么共同点,后面的同学呢?(抓住体育锻炼,进行保健教育)2.你认为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单元简单的机械第1课生活中的“好帮手”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学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生活中带见问题的方法。2、在实验中通过

8、观察、比较发现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教学重点:  认识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寻找生活中的其它“好帮手”并猜想它们的作用。教学准备:  木板、羊角锤、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的汽水、瓶起子……。电子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21[键入文字]   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出示钉有螺丝钉的木板,怎样取出这些钉子?2.生活中工具的作用⑴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