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厅文件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

ID:14301337

大小:175.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7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_第1页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_第2页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_第3页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_第4页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农业厅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农业厅文件豫农种植〔2009〕53号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公布第六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的通知各省辖市农业局、各有关单位:第六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9月25日在郑州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小麦、油菜两种作物11个新品种,现予以公布。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审定品种的特点和适宜推广区域,做好宣传推广工作。附件:第六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名录及品种介绍19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9第五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名录

2、小麦品种(豫审麦2009001—2009007号)……………………(3)油菜品种(豫审油2009001—2009004号)……………………(13)19品种介绍一、小麦品种1、品种名称:豫农416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豫麦49//豫麦21/豫麦35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5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分蘖力强,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拔节抽穗早,长势偏旺,春季抗寒性一般;株高84cm,株型偏松散,抗倒性一般;穗层较厚,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受倒春寒的影响,穗上部结实性下降;纺锤型大穗,长芒,护颖白色,籽

3、粒白粒,角质,饱满,成熟落黄好。平均亩穗数38.0万,穗粒数34.6粒,千粒重48.6克。抗性鉴定:2009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白粉病中抗,对纹枯病中感,对条锈病中抗,对叶锈病中感,对叶枯病中抗。品质分析:2008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容重780g/L,粗蛋白质含量14.32%,湿面筋含量27.3%,降落值410s,吸水量55.5mL/100g,形成时间6.0min,稳定时间7.9min,沉淀值63.8mL,出粉率70.8%。产量结果:2006~2007年度省高肥冬水Ⅱ组区域试验19,12点汇总,平均亩产523.1kg,比对照豫麦49

4、增产5.96%,差异极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7~2008年度省高肥冬水Ⅱ组区域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2.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19%,差异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8~2009年度省高肥冬水1组生产试验,11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575.0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地区: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10月5~20日均可播种,最适播期10月8~13日,(2)播量:亩播量7~8kg左右,高肥地严格控制播量,晚播时可适当增加播量。(2)田间管理:一般亩施有机

5、肥3~5方,纯氮14~16kg,五氧化二磷8kg,氧化钾7~8kg。有机肥和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60%底施、40%氮肥拔节期追施。做到足墒下种,均匀播种。对于群体较大、肥力较高的地块,起身期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化控,防止倒伏。拔节前注意防治纹枯病,孕穗后适时防治白粉病、锈病和蚜虫。2、品种名称:周麦24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2选育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麦16/陕优22519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一天。幼苗半直立,苗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晚,两极分化慢;株高84cm,株型紧凑,旗叶宽大直立

6、,茎秆弹性强,抗倒性较好;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长方型穗,短芒、大穗,均匀,结实性好,籽粒半角质,饱满。平均亩穗数39.5万,穗粒数36.1粒,千粒重42.8克。抗性鉴定:2009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白粉病中感,对纹枯病中抗,对条锈病中感,对叶锈病中抗,对叶枯病中抗。品质分析:2008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容重795g/L,粗蛋白质含量15.15%,湿面筋含量27.0%,降落值458s,吸水量54.0mL/100g,形成时间8.9min,稳定时间14.3min,沉淀值63.5mL,出粉率71.5%。产量结果:2007~2008年度省

7、高肥冬水Ⅰ组区域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549.3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11%,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8~2009年度省冬水Ⅰ组区域试验,12点汇总,平均亩产499.5kg,比对照周麦18减产0.79%,差异不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8~2009年度参加省高肥冬水2组生产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7.5kg,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0%,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地区: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9(1)播期: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