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ID:14307584

大小:12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7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1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2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3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4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5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6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7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8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9页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_第10页
资源描述:

《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推荐单位:中南大学推荐奖种: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荐意见:我单位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针对自身免疫糖尿病(ADM)临床异质性大,易被误诊、漏诊,治疗棘手,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该项目组发现了中性粒细胞和表观遗传学致病新机制,从胰岛功能、遗传背景、免疫和炎症因子等多角度阐明了糖尿病连续疾病谱特征,建立了ADM诊断新技术,发现了肠促胰素类药物对于LADA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开启了脐血干细胞免疫教育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方法。该项目发表论

2、文109篇,其中SCI收录54篇,总影响因子218.9;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2部,牵头制定了首部《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LADA诊疗的共识》。成果收入了内科学、内分泌学、糖尿病学和儿科学等专著,及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临床免疫学》等,连续获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十大研究奖5次,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ADM的诊疗水平。推荐该项目为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简介自身免疫糖尿病(ADM)包括急性起病的经典1型糖尿病(T1DM)及缓慢起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3、LADA),LADA初期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T2DM)极为相似,易被误诊、漏诊,治疗棘手,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一直为世界医学难题。该项目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阶段性成果《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研究》和《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八年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下,进一步对ADM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1.发现了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及表观遗传学致病新机制。率先发现中性粒细胞激活是ADM发病的早期事件,ADM患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蛋白酶3(PR3)水平及活

4、性显著升高,明确了自身免疫启动的新机制,为干预靶点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发现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DNA甲基化参与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是暴发性T1DM的重要免疫学特征及发病新机制,改变了以往对“暴发性T1DM均为非自身免疫疾病”和“T细胞为自身免疫始动细胞”的传统认识。2.深入阐明了糖尿病连续疾病谱特征及学说,制定了首部中国ADM诊疗指南和共识。通过LADAChina1-10系列研究,从HLA易感基因型遗传背景、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谱、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程度等多维度系统阐明了糖尿病连续疾病谱学说,深入揭示了糖尿病临床异质性的原因,破解了T1DM与

5、T2DM间“灰区”的分型困惑,使多维度精准分型成为可能,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依据。据此牵头制定了首部《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和首个LADA诊疗专家共识。3.建立了ADM精准诊断分型新技术,发现了病情进展预测新指标。发现NE和PR3蛋白水平及酶活性是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的新型标志物;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检测方法,提高了ADM筛查阳性率;创建了抗体种类、个数、滴度及其表位预测模型,提高了患者胰岛功能衰减的预测精度;为ADM精准诊断及病情发展预测提供了新指标。发明了一步法制备GAD65蛋白新技术,攻克了数十年来

6、国内无高品质GAD65抗原的难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为开发试剂盒打下了坚实基础。4.发现了肠促胰素类药物对LADA的保护作用;开启了脐血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方法。创新性地将西格列汀用于LADA早期治疗,胰岛功能改善率达27%,阐明了其疗效的分子机制,这进一步丰富了LADA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全球率先开展脐血干细胞免疫教育治疗青少年T1DM,患者来自美国、西班牙等8个国家,患者胰岛功能衰竭比例减少了23%,胰岛功能下降的速度延缓了29%,为T1DM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该项目发表论文109篇,其中SCI收录54篇,总影响因子218.9;获中

7、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论文他引579次,其中SCI论文被包括NewEnglJMed(IF=72.4)、Lancet(IF=39.2)、NatMed(IF=29.9)等期刊他引434次。牵头制定了首部《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LADA诊疗的共识》。成果收入了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等,连续获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具影响十大研究奖5次。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ADM的诊疗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客观评价该项目发表论文109篇,其中SCI收录54篇,总影响因子218.9;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2部。

8、牵头制定了首部《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附件22)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LADA诊疗的共识》(附件23)。论文他引570次,其中SCI论文被包括NewEnglJMe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