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

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

ID:1431734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_第1页
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_第2页
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_第3页
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县财政和经济实力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吃饭财政”到公共财政;从取之于民到用之于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而今,公共财政的阳光已普照龙乡大地的每个角落,改革成果惠及81万龙乡人民。  前30年:一穷二白的“大锅饭”财政  据县财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财政体制执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制度。从1953年的“收支挂钩、多种比例分成”,到1979年的“收支挂钩、增收分成”,我县财政都吃着“大锅饭”。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和工商税。1958年至1962年,收入来源才起了重大变化

2、,企业收入占了一定比重。  据介绍,1951年,我县有了财政收入的记载,当年,我县财政总收入为3590553元。“那时,由于数字太小,年财政收入的单位还是‘元’。现在,早就用‘万元’财政纪念新中国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县财政和经济实力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吃饭财政”到公共财政;从取之于民到用之于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而今,公共财政的阳光已普照龙乡大地的每个角落,改革成果惠及81万龙乡人民。  前30年:一穷二白的“大锅饭”财政  据县财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财政体制执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制度。从1953年的“收支挂钩、多种比例分成”

3、,到1979年的“收支挂钩、增收分成”,我县财政都吃着“大锅饭”。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和工商税。1958年至1962年,收入来源才起了重大变化,企业收入占了一定比重。  据介绍,1951年,我县有了财政收入的记载,当年,我县财政总收入为3590553元。“那时,由于数字太小,年财政收入的单位还是‘元’。现在,早就用‘万元’了。”翻开县财政志,县财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财政志上,记者看到,1951年至1979年,我县29年的财政总收入为18957万余元。“这个数字还不如现在我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该工作人员说。  在建国初期,我国处于国民经济

4、恢复时期。在此期间,我县财政支出主要是保证供给,人员经费本着维持最低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活待遇。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拨款,采取维持与扶助的办法,地方政策支出以大米为主。  自1953年起,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财政由供给财政转为建设财政,每年的财政支出主要在经济建设、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及其他方面,按一定比例支出。  据统计,1951年至1979年,我县29年的财政总支出为13063万余元,占财政收入总额的近70%。“当时的财政也就是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吃饭财政’,不像现在的公共财政一样普惠民众。”县财政局工作人员称。  改革开放,绽放公共

5、财政之花  改革开放,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分水岭。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乘着改革的春风,走探索创新之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跨越,财政收支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1099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219148万元;同期,财政总支出由1142万元增长到219090万元,分别增长了倍和倍。  据县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入摆脱了长期低水平徘徊的局面,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工商税收、未免征前的农业税收和非税收入。1996年县级财

6、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经济发展,县财政逐渐向“公共财政”转变,除了加大投入,解决“三农”问题;把教育作为最大的公共事业来保障,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中小学生“两免”政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外,近年来,县财政还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公共财政覆盖面越来越大,××城镇、农村的广大群众有了生活、医疗等保障制度。  1998年至2007年,我县先后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2007年末,全县享受城市、农村低保人数达17914人,财政全年支付低保金共计1378万元。  2003年,全县开始推行城镇职工基本

7、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7年底,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335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数594897人。今年6月,我县城镇居民也可参加医疗保险了,7月1日起,我县将实现农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缓解。  在施行职工养老保险的基础上,2008年上半年,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人员参保试点工作在巴川街道开展,随后在全县铺开,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近11000余“两类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一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