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

ID:14317913

大小:3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7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_第1页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_第2页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_第3页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_第4页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摘要]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对于误入歧途的他们应给予特殊保护。各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控制预防,我国亦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便在实践中应运而生。但该制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待进一步予以完善。现可尝试通过出台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专项立法、进行专业队伍的建设培养、更新公众的刑罚理念与社区意识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引言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明天与未来,需要社会给予特殊保护,尤其是社会制度及司法制度的特殊关爱。我国历来十

2、分重视预防未成年犯罪,1991年通过并经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立了对于未成年犯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刑法修正案(八)》可谓亮点颇多,其中之一便为将“社区矫正”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摘要]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对于误入歧途的他们应给予特殊保护。各国历来重视未成

3、年人犯罪的控制预防,我国亦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便在实践中应运而生。但该制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待进一步予以完善。现可尝试通过出台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专项立法、进行专业队伍的建设培养、更新公众的刑罚理念与社区意识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引言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明天与未来,需要社会给予特殊保护,尤其是社会制度及司法制度的特殊关爱。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未成年犯罪,1991年通过并经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

4、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立了对于未成年犯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刑法修正案(八)》可谓亮点颇多,其中之一便为将“社区矫正”试谈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及其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摘要]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对于误入歧途的他们应给予特殊保护。各国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控制预防,我国亦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便在实践中应运而生。但该制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有待进一步予以完善。现可

5、尝试通过出台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专项立法、进行专业队伍的建设培养、更新公众的刑罚理念与社区意识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引言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明天与未来,需要社会给予特殊保护,尤其是社会制度及司法制度的特殊关爱。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未成年犯罪,1991年通过并经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立了对于未成年犯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6、。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刑法修正案(八)》可谓亮点颇多,其中之一便为将“社区矫正”首次纳入刑法,从而使该制度从政策层面登堂入室至法律层面。近年来实践中未成年犯犯罪率不断攀升、低龄化、重新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单纯依靠传统的监禁刑对于预防未成年犯罪并未收到应有的成效。作为社区矫正重点对象之一的未成年犯,借“社区矫正”首入刑法的东风,又一次引起了立法者、学界的广泛关注。希冀通过社区矫正这种非监禁刑执行方式来对未成年犯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以助其一臂之力,达

7、到有效控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再犯罪的目的。一、未成年犯的特点及其社区矫正的含义界定(一)未成年犯的特点1.心智上的幼稚性、脆弱性未成年人年龄偏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处于极度需要关爱与正确引导的阶段。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家庭失和、残缺易造成未成年人从小缺少亲情的呵护,成为同辈的笑柄;或是由于家长的失教,无暇于子女的教育、过分溺爱而使管教不足;抑或是由于家长的失当,而使子女从小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童真、使幼小的心灵遭到伤害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些都极易使未成年人误入

8、歧途。2.行为上的模仿性、纠合性社会上通过传媒、网络充斥着大量的不良文化,一些黄色书刊、影像制品、暴力游戏泛滥成灾;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对于未成年人的相关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造成未成年人对许多暴力行为缺乏严重后果的认知;未成年人受攀比心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未成年人会不择手段的贪图物质享受;在“哥们义气”等不良风气的支配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