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药污染水源

有机农药污染水源

ID:14318055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有机农药污染水源_第1页
有机农药污染水源_第2页
有机农药污染水源_第3页
有机农药污染水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机农药污染水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摘要】:有机农药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其中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对人体危害尤为严重。湖泊的周边一般都有大量农田,存在有机农药污染的问题。水生植物通过吸附、吸收、降解、根际作用等对有机污染进行修复,降低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保证饮水安全,保障居民健康。【关键词】:有机农药;湖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城市和乡镇企业的为断形成与扩大,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正在与日俱增,而污水处理措施的手段又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使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湖泊、水库、河流周边有大量农田,存在有机

2、农药污染的问题。大量农药的使用,最终或多或少的都会随着地表径流、降雨等途径进入湖泊、水库等。据1998年对全国109,700km河流行的评价,有70.6%被农药所污染,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在1986~1988年连续3年对黄河三门峡到花园口河段的农药污染现状进行调查显示,666的检出率为100%。水体被农药污染后,会使其中的水生生物大量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地下水受到农药污染后极难降解,已造成持久性污染,若被当作引用水源,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内容1.有机农药的来源及变化富集规律有机化学农药,是有毒化学品中毒性最大、影响面最广、对人类生活关系最

3、为密切的面源(非点源)“污染物”,大量农药的使用,最终或多或少的都会随着地表径流、降雨等途径进入河流及河口区的水体,在其间进行着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与地质学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将会对该水环境以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水体中的农药污染主要来源有: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及水体施药;施用于农田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的迁移;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和农药使用过程中的漂移沉降,以及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其中农田农药流失为最主要来源[1]。2.有机农药的基本类型及对人体的危害有机氯农药是一类氯代芳香烃的衍生物,也是发现和应用最早的一类农药。此类

4、化合物结构【1】稳定,难氧化、难分解、毒性大,其一般特性:(l)性质稳定。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尤其是脂肪组织中,溶解度极高,不易分解,残留时间较长,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高效、高毒、高残留农药,极易在环境中积累[10]。有机氯农药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2】,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人类有关生殖、发育异常及某些癌症病率的升高与环境污染、内分泌干扰物密切相关。而且有机氯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能在肝、肾、心脏等组织中蓄积,由于这类农药脂溶性大,所以在脂肪中蓄积最多。蓄积的残留农药也能通过母乳排出,或转入

5、卵蛋等组织,影响子代。论品种则以有机磷农药为最多。而有机磷农药(OPs)具有抑制人体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急性中毒可引起肌肉痉挛、瞳孔收缩、呼吸困难、昏厥直至死亡。残留在蔬菜、水果等食品中的低剂量OPs对人可产生慢性毒性,诱发多发性神经病、中风等。有证据表明,OPs具有诱变性和致畸胎性,哺乳动物的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3.水生植物对有机农药的生态修复现状水生植物通过吸附、吸收、降解、根际作用等对有机污染进行修复,降低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保证饮水安全,保障居民健康。植物修复操作比较简单,尤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投资相对较低,兼具修复、保

6、护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可以转移。在污染物的植物修复过程中,由于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和环境行为各有不同,同时植物新陈代谢有所差异,所以植物修复的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可分为5种[14]。(1)植物挥发,利用植物将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吸收到植物体内,然后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2)植物提取,植物直接吸收一种或几种污染物并在植物体内蓄积,之后将植物收获进行处理;(3)植物降解,植物利用本身产生的各种酶的作用,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和降解的一种方式;(4)植物根际作用,利用植物根际微生物及根释放的各种酶的降解作用来转化有机污染物;(5)植

7、物稳定,又称植物钝化,通过植物与土壤的共同作用,将污染物吸附于根系及土壤表面,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有效形态。在植物修复过程中,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植物提取、植物降解和植物根际作用,且这些作用机理往往不是表现为单一的方式,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同时综合作用[15,16]。结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水环境的生态修复的研究相当重视,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使河湖水质得到改善,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得到控制,污染物得到去除,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但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仍是一个暂新的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8、。参考文献:(1)《环境科学大辞典》(2)《神经管畸形与多环芳烃和部分有机氯农药相关》来自于:北京大学2011-07-25  编辑:陈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