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_095-金匮方歌括

216_095-金匮方歌括

ID:14318165

大小:81.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27

216_095-金匮方歌括_第1页
216_095-金匮方歌括_第2页
216_095-金匮方歌括_第3页
216_095-金匮方歌括_第4页
216_095-金匮方歌括_第5页
资源描述:

《216_095-金匮方歌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6_095-金匮方歌括WELCOMEYOU<篇名>金匮方歌括书名:金匮方歌括作者:陈念祖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目录><篇名>小引属性:辛未秋孟。元犀趋保阳。承膝下欢。窃见家君公事稍暇。取伤寒、金匮等书业已三四注者。节劳一十注之x嘉庆十六年重九前一日。次男元犀识于保阳旅寓。x<目录><篇名>序属性:窃闻医之有仲景。犹儒之有孔子也。仲景治黄岐之学而综其要。犹孔子祖尧舜之道而集其成今而又字经等四种。明白简约。斟酌尽当。厥功伟矣。冢嗣古愚得其传。着长沙歌括六卷。所以便伤寒所谓一歌生于x道光十六年。岁次丙申春正月。愚弟江鸿升拜撰。

2、x<目录><篇名>凡例属性:一、方中分两煮法服法。俱遵原本。但古今之权量不同。汉之一两。今止二钱零。予遵程氏如桂味各二枚也。一、每方歌括之后。必加方解。间有治法方法。意义既详于歌中者。不复于方后再解。一、前贤名言精论。千古不磨者。本集或于歌中。或于注中。采集不遗。间有未惬于心者。者。者。一、伤寒、金匮诸方。皆出伊芳圣汤液经。说见艺文志。其方通造化之微。不可以寻常寒温补庵日离一、金匮附方。虽系后人赘入。而方引药味。却亦不凡。今其方名以仿宋字体别之。<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栝蒌桂枝汤属性:治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病。此

3、汤主之。栝蒌根桂枝生姜(切。)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咀。以水九升。微火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歌曰太阳症备脉(反)沉迟。身体KTKT欲痉时。三两蒌根姜桂芍。二甘十二枣枚宜。元犀按。痉是血虚筋燥为病。言湿者。是推其未成痉之前。湿气挟风而郁成内热也。本条云加栝蒌燥而痉又按。方中姜、桂合甘、枣为辛甘化阳。芍药合甘、枣为苦甘化阴。阴阳和则得微汗而邪解矣。啜粥则又资阳明之谷气以胜邪。更深一层立法。但项背KTKT脉浮数者。为风淫于外而内之津液未伤。故加葛根以宣外。脉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内之津液已伤。故

4、加栝蒌根以滋内。以栝蒌根苦寒润燥之功大也。内经云。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庞安常谓此方栝蒌根不主<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葛根汤属性:(歌见长沙方歌括。)治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此汤主之。葛根麻黄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元犀按。无汗例用麻黄汤。然恶其太峻。故于桂枝汤加麻黄以发汗。君葛根以清经络之热。<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大承气汤属性:(歌见长沙方歌括。)治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此汤。大黄浓朴枳实芒硝元犀按。胸满口噤脚挛急齿等证。皆热甚灼筋。筋急而甚之象。以此汤急下而救阴。牙药不能进。以此汤从鼻

5、中灌之。<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麻黄加术汤属性:治湿家身烦疼。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宜此汤主之。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歌曰烦疼湿气裹寒中。发汗为宜忌火攻。莫讶麻黄汤走表。术加四两里相融。元犀按。身烦疼者。寒湿之邪着于肤表也。肤表实故无汗。无汗则邪无从出矣。方用麻黄汤此方可知。今人炒燥炒黑上蒸水漂等制。皆失经旨。<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属性: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6、。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歌曰风湿身疼日晡时。(湿无去来。风有休息。与上节湿家分别在此。)当风(汗出当风。)(参)以上二方。为湿家立法也。又有风湿之证。其痛轻掣不可屈伸。非如湿家之痛重着不能转侧。且湿家发热旦暮不殊。风湿发热日晡增甚。晡申时也。阳明旺于申酉戌。土恶湿。然言风无寒不作之权。制<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防己黄汤属性: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主之。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炙。)白术(七钱半。)黄(一两一

7、分。一本。用一两。)上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加麻三分歌曰身重脉浮汗。(上节无汗。故用麻黄发之。此节汗出。只用防己驱之。)恶风。七钱加减歌曰喘者再入五钱麻。胃不和兮芍药加。三分分字去声读。七钱五分今不瘥。寒取细岐秘(合参)上方治实邪无汗。即桂枝、麻黄二汤例也。虚汗自出。故不用麻黄以散之。只用防己以驱之。服后如虫行及腰下如冰云云。皆湿气下行之征也。然非、术、甘草。焉车运于驳。责焉。防己功用。余先君注有神农本草经。议论甚详。毋庸再赘。<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桂枝附子汤属性:桂枝附子生姜甘草大枣<目录

8、>卷一痉湿病方<篇名>白术附子汤属性:附子白术生姜甘草大枣<目录>卷一痉湿病方<篇名>甘草附子汤属性: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