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

ID:14323574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7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_第1页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_第2页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_第3页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_第4页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读文本内涵关注歌唱声音——谈小学唱歌教学中美好音色的塑造【内容摘要】歌唱教学是一种体现美的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和学生共同创造美好音色的一员,通过“挖掘歌曲表现力,构建美的声音形象;渗入有效方法指导,帮助获得美好音色;体验歌曲音乐形象,主动寻找美好音色;展示教师个人魅力,感染带动美好音色”等策略的研究与尝试,关注音乐、关注学生,关注歌唱声音,充分挖掘歌曲作品的审美因素,以美的音乐形象唤起学生美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用美好的音色动情演唱的教学目标。“唱歌教学应以审美情感为主线,通过感受、体验音乐,达到情感性、音乐性、技能性的

2、完美统一”。在重视审美和情感体验的同时,要凸显音乐本位的技能训练。2009年“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研讨会与展示活动”提出了唱歌教学的九字方针“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体现了中小学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每次走进名师的课堂,都会感叹那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醉心那随处可见的美丽。为什么名师的课堂总能驾轻就熟地带领学生驰骋于美妙的歌声中,徜徉于歌曲的思想意蕴中?我想,这离不开他们日积月累而成的高超娴熟的教学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魅力,更离不开他们对音乐的关注,对深入挖掘歌曲意蕴美的关注和对歌唱美好音色的追求。课堂片段:人音版第九

3、册第五单元歌曲《故乡的小路》1.发声,感受优美的四拍子旋律1=F4/43——32︱4———︱2——567︱3———︱3——32︱4———︱2——176︱6———︱(1)师范唱(2)生跟唱(3)老师教你几招:眼睛睁大,眉毛眼睛尽量分开,声音从头顶拉出来,嘴巴里含着水,想象自己是个“大胖子”。(带领学生高位置念“lu”)(4)再跟琴哼唱“lu”(连续唱3-4遍,边唱边提醒表扬)2.三、四拍子结合感受师:这么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路旁的小草和小花,看,它们也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出示图谱)而且,它们还排起节奏跟我们打招呼呢。X--︱X-

4、-X︱(1)师示范(2)带领学生边念边拍击9拍手拍手拍腿这是我在2011年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观摩到的一节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执教的是杭州德胜小学的刘志华老师,整一堂课,刘老师都非常关注歌唱声音的训练和对歌曲情感的启发,牢牢把握歌曲的情感内涵,实现了情感性、音乐性、技能性的完美统一。在课一开始安排了一条与歌曲情绪风格相接近的发声练习(从流行音乐中引用过来进行创编),通过老师范唱、教你几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歌唱声音的训练,时而表扬“恩,声音美极了”,时而提醒“眉毛扬起来”,美妙的歌声在偌大的音乐厅流淌。歌曲中出现

5、的变拍子通过小花小草的图形谱的运用,巧妙落实知识点,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诵,动情的范唱和导语,引领学生将怀念的、美好的歌曲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给听课的我带来极美的视觉、听觉享受,更引起了我对课堂唱歌教学的一些反思,明确了唱歌教学的方向。我的反思——唱歌教学忽略了对音色的关注(一)目标定位不高,只要学会就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到唱歌教学环节,我们的教学总是停留在“唱会歌”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只要把歌学会了,这节课的目标也就达到了。要想把歌唱好,这时的教师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二)声音意识不强,目标预想缺失在教案设计确定目标时,在

6、声音表现方面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演唱中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获得怎样的声音效果,这些方面的问题,教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更不用谈采取何种措施了。(三)技能训练不谈,演唱声音乏味可能是为了淡化技能教学吧,音乐课里,发声练习训练基本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或者是“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唱”,纸上谈兵,课堂缺乏蕴含歌唱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导致演唱声音乏味。(四)口头说教繁多,有效训练缺少每到有感情演唱时,教师习惯于口头化的说教,“要唱得有感情”“要把优美的感觉唱出来”等等,缺少针对性的有效训练。说前与说后、学前与学后学生

7、歌唱状态和声音没有明显的变化。我的追求——对歌唱美好音色的塑造9(一)挖掘歌曲表现力,构建美的声音形象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歌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细细解读、品味每一首歌曲,我们总能够找到几处最能体现歌曲风格的地方,最让学生动情的乐句或片段,找到一些最能表现歌曲情绪、意境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音乐,通过感受、想象、体验、感悟等方式,构建美的声音形象,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做好积极的歌唱准备。1.抓住歌曲节奏特点来构建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脉搏,不同的节奏体现不同的心理情感和音乐性格。节奏在歌曲表现中,始终是一种最富于动力的要素

8、,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音乐形象与意境。例如人音版第六册第七单元歌曲《甜甜的秘密》歌曲第一乐段××0×××0×

9、×0×0×—

10、……,此乐段的节奏特点是较多地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学生一连串“悄悄”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