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

ID:14324662

大小:589.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7-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讲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纲(主讲人张兆武)开头语一、课程简介1、课程由来◆中央“05方案”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整合成四门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其中新设置的一门。(1)它不同于中学的历史课,也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2)它也不同于以往的《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而要“于叙事中寓论断”。2、教学目标◆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和分析,要实现“一”、“二”、“三”。(1)“一”:即明确“一个主题”(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前提”;(2)“二”:即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基础”;(3)“三”:即领会“三个选择”(历史和人

2、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目的”。二、教学安排1、实行专题讲授:●既突出了重点,又能缓解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1)分成5个专题:涵盖了“四个历史时期”、“四个历史必然性”和“三个历史选择”——①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民的初期斗争;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③民主革命时期的两次国共合作;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讲解的侧重点:紧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①重在理论高度;②适当联系实际。2、期末成绩评定:●力求客观、科学、公平。(1)期末统考:①

3、实行开卷考,但只能参考教材及手写材料,严禁各种复印资料带进考场;且要独立完成,所带材料不得传阅或交换。②考试题型包含简答题(3×12分)、辨析题(3×14分)和论述题(1×22分)等3种。(2)成绩总评:按百分计。①最后评定以期考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②适当体现平时学习表现:第一,课堂纪律是否自觉遵守;第二,课堂提问实行加减分;第一讲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民的初期斗争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毛泽东指出:“什么是中国的国情呢?中国的国情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说:“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

4、的根据。”“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1、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①经历四个演变阶段:由演变的开始、加快、加深到形成。②发生两个方面变化(见《教材》P10—12):第一,由独立社会→半独立半殖民地△参看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特点的第一、第二(政治上的特点);△所谓“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第二

5、,由封建社会→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参看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特点的第三、第四(经济上的特点)。△所谓“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原有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但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见《教材》P9)①其原因:战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带根本性的变化②表现在:第一,政治上,国家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主权开始丧失;第二,经济上,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

6、地。(※插播短片《南京条约的签订》)(3)中国半殖民地化在政治上的重大表现: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①两者的开始勾结(见《教材》P14):第一,咸丰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二,西太后制定“借师助剿”的反动方针。 ②两者的完全勾结(见《教材》P21):第一,慈禧太后确立“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政策;第二,《辛丑条约》使得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插播短片《辛丑条约》)2、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要说明西方殖民扩张带给中国的严重后果;兼批“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毛泽东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

7、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1)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见《教材》P6—7)一方面,明清时期,中国开始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第一,在明朝中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镇的手工业中,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第二,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进一步增长,并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和部门(丝织、棉纺织、陶瓷、冶炼、造纸等)。■以上表明,尽管直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只是呈星星点点的状态,但是,中国正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着。另一方面,到了清代,中国封建社会行将结束第一,中国自清代中叶由盛入衰:A

8、)清朝之初,出现过“康乾盛世”;B)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