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

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

ID:14335290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_第1页
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_第2页
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_第3页
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_第4页
资源描述:

《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凸轮机构(分度盘)选型范例介绍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关于“分度机构论坛”的内容·本站搜索更多关于“分度机构论坛”的内容典型范例:以下内容更改机构选型:已知条件,设计资料(1)回转台工位数(分度数)S:S=8(2)每工位驱动时间:1/3秒;定位时间:2/3秒(3)输入轴凸轮轴转速:N=60转/分钟(4)凸轮曲线:变形正弦曲线(5)回转盘的尺寸:φ600mm×16mm(6)夹具的重量:2.5kg/组(7)工件的重量:0.3kg/组(8)转盘依靠其底部的滑动面支持本身重量负荷,有效半径:R1=250mm(9)驱动角:θ=360

2、×(驱动时间)/(驱动时间+定位时间)=120deg解答:回转台工位数:s=8输入轴凸轮轴转速:N=60rpm凸轮曲线是变形正弦曲线,因此Vm=1.76Am=5.53Qm=0.9911、负载扭矩:Tt(1)惯性扭矩:Ti(a)转盘重量:w3w1=π×R×R×t×7.8×1/1000=π×300×300×16×7.8×1/(1000×1000)=35.29(kg)w2=2.5×8=20(kg)w3=0.3×8=2.4(kg)(b)回转盘惯性矩:I1;夹具惯性矩:I2;工件惯性矩:I3为I1=(w1×R×R)/2G=(

3、35.29×300×300)/(2×9.8×1000×1000)=0.16(kg.m.s²)I2=(w2×R1×R1)/G=(20×250×250)/(9.8×1000×1000)=0.13(kg.m.s²)I3=(w3×R1×R1)/G=(2.4×250×250)/(9.8×1000×1000)=0.015(kg.m.s²)(c)总惯性矩:I=I1+I2+I3=0.16+0.13+0.015=0.305(kg.m.s²)(d)输出轴最大角加速度:α=Am×2π/S×(360/θ×N/60)α=5.53×2π/8×

4、(360/120×60/60)2=39.09(rad/s²)(1)惯性扭矩:TiTi=I×α=0.305×39、09=11.92(kg.m)(2)磨擦扭矩:TfTf=μ×w×R1=0.15×(35.29+20+2.4)×250/1000=2.16(Kg.m)(3)作功扭矩:Tw在间歇分度时没有作功,因此Tw=0(4)以上总负载扭矩:Tt=Ti+Tf+Tw=11.92+2.16+0=14.08(kg.m)2、实际负载扭矩:Te安全负载的因数fe=1.8Te=Tt×fe=14.08×1.8=25.34(kg.m)输入轴

5、扭矩:Tca(注:输入轴起动负载扭矩视为0,因此Tca=0Tc=360/(θ×s)×Qm×(Te+Tca)=360/(120×8)×0.99×(25.34+0)=9.41(kg.m)计算所需的马力:p=Tc×N/(716×f)(HP)或P=Tc×N/(975×f)(kw)假设效率f=60%那么P=9.41×60/(716×0.6)=1.31(HP)P=9.41×60/(975×0.6)=0.965(Kw)事实上,以上所计算的值为起动时最大马力,而连续传动所需的马力为1/2选择适用的间歇分度器根据以上所计算的资料以及

6、输入轴的转数60rpm来选择,请参考说明书上所记载,凡是输出轴扭矩高于以上所计算的Te值者均可选用。因为Te=25.34(kg.m),所以应采用GHH100型。注:(1)Vm:最大非向性速度  (2)Am:最大非向性之加速度  (3)Qm:凸轮轴最大扭力系数  (4)α:角加速度  (5)θ:输入轴转位(驱动)  (6)μ:磨擦系数=0、15订购需知1、中心距(C):输入、输出轴间的距离(mm)2、分度数(s)与输出分度角(θ)(1)分度数s:从动盘回转一周过程中停歇的次数、GHH系列2、3、4、6、8、10、12

7、、16、24、32等、GHY系列由所服务的自动机械决定。(2)输出分度角θ-从动盘每转一次所转的角度θ=360°/n(常用30°、45°、60°)3、凸轮动程角(β)及动静比[β/(360°-β)](1)凸轮动程角β:凸轮曲线的角度范围。在此角度范围内凸轮推动分度轮旋转并分度、其它时间从动件处于停止状态。(2)动静比β/(360°-β):凸轮动程角与静止角度的比值,也就是指分度轮动作与停止的时间比,常用90°/270°.120°/240°.180°/180°.270°/90°等。其动静比可按用户要求加工、但必须符合

8、理论要求。4、凸轮曲线的旋向:分右旋(R)、左旋(L)两种,常用右旋。5、曲线类型:有修正梯形(MT)、修正正弦(MS)、修正等速(MCV)三种类型, 优选修正正弦曲线。6、分度精度:(高精级(15〃)、精密级(30〃)、普通级(50〃)7、工作转速N:输入轴工作运转的速度(r/min)。8、输入轴、输出轴型式尺寸:(1)输入轴a、单端输入:左端、右端。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