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

ID:14336959

大小:629.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7-28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_第1页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_第2页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_第3页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_第4页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某科技广场降水、支护、土方方案_secre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室内外地坪高差0.15m,基础埋深-15.55m(垫层以下),要求支护深度15.40m,护坡面内侧距结构底板外皮距离为600mm。(其余略)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的分布情况摘要如下表:1)人工堆积层a.杂填土①:厚度1.20~2.70m,层底标高47.47~49.10m。b.粘质粉土素填土①1:厚度0.40~2.60m,层底标高47.16~48.58m。2)一般第四系土层a.砂质粉土②:厚度1.80~5.10m,层底标高42.85~45.88m。b.粉质粘土③:厚度1.00~8.

2、20m,层底标高41.06~43.58m。c.砂质粉土③1:厚度0.30~0.90m,层底标高43.89~43.58m。d.重粉质粘土③2:厚度0.60~2.00m,层底标高41.95~43.85m。e.粉质粘土④:厚度3.80~7.00m,层底标高34.25~37.78m。f.重粉质粘土~粘土⑤:厚度0.30~3.20m,层底标高33.72~36.18m。g.粉质粘土⑥:厚度2.60~5.00m,层底标高29.18~31.79m。h.粘质粉土⑥1:厚度0.40~1.70m,层底标高32.42~34.59m。2、工程水文情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及埋

3、藏条件如下表所示:序号地下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m)标高(m)1潜水4.30-6.1045.99-43.662承压水19.7-20.3030.50-29.92根据历年资料,本工程拟建场区位置处1959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7.50m,1993年最高水位标高为47.40~47.15m。43第二章基坑降水、支护方案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一、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部分设计图纸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三、《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7-89)五、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六、建筑桩基技术规

4、范(JGJ94-94)第二节、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一、基坑降水方案总体技术思路场地内对基坑施工有影响的地下水为潜水,其静止水位标高为45.99~43.66m,埋深4.30~6.10m。水位降深至垫层以下0.5m,即-16.05m处。根据该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场地附近地区已有的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二、降水设计计算(按完整井计算):1.基坑等效半径r0r0=0.29(a+b)式中:a为基坑长度,约为132m(含每边井点到底板

5、外皮距离,暂定4.0m);b为基坑宽度,约为97.6m(含每边井点到底板外皮距离)。即:r0=66.6m,综合考虑r0取70m。2.影响半径R:R=2S式中:H为含水层厚,取11.88m;43S为降深,取11.88m;k为渗透系数,取10m/d。则R≈259m3.基坑涌水量QQ=将以上参数代入上式得:Q≈2868.5m3/d4.管井单井出水量能力q:q=式中:'为过滤器淹没段长度,取5m;d为过滤器外径,取400mm;γ'为经验系数,综合考虑,q取50m3/d5.确定管井数量n:n=1.1≈636.确定管井井间距及调整管井数量井间距a=L取460m时,a=7.3m综合考虑,a取6.0m。

6、n取77口。7.确定管井深度L>H+h1=(16.05-0.15)+0.1×132/2=22.5m取25m三、降水井的布置1.管井布置(1)基坑外侧:沿基坑护坡桩外侧,距底板外皮4.0m处布置管井,井间距6.0m,共布置管井约77口。管井井深25m,井径600mm,井管内径300mm43,井管为钢管滤水管,井管与井壁的环行间隙内填入砾石滤料,滤料直径为2~5mm。(2)基坑内:为解决降水盲区的土层含水对施工的影响,在基坑内沿F轴方向在7~16轴区间布置管井,管井规格同基坑外侧。井管为水泥条形滤水管。2.观测井的布置在基坑内外共布置6口观测井,坑外4口,坑内2口,井深24m,井径600mm

7、,井管内径300mm,井管用料及填入的滤料同降水管井。四、坑壁残留滞水的处理基坑侧壁在潜水层分布范围有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残留滞水,可采取相应位置插入引流管,引入坑底积水坑集中排走的措施进行处理。五、地面防渗措施1.严格控制基坑四周的用水点。2.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沟或管,防止人工或雨水流入坑内。3.妥善处理各种管道渗漏水。六、基坑四周地面沉降观测及其预防措施因降水有可能造成地面附加沉降,经计算其附加沉降量不大,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