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风趣和幽默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

ID:14339151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8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_第1页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_第2页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_第3页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_第4页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舍的风趣和幽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舍的风趣和幽默  自学成才的作家教授有“幽默小说家”之称的老舍不仅在他写的小说与剧本里充满了幽默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是妙趣横生。老舍在南开中学教国文的时候,曾在校刊上发表过一篇短篇小说。但他不承认这是他的处女作,自认为27岁侨居英国时所写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才是自己的处女作。  在英国时,老舍的生活十分清苦,《老张的哲学》是在3个便士一本的作文本上历时一年写成的。他将书稿寄回上海,由许地山介绍,在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由此而成名。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到了北平,因为《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的发表而享

2、誉文坛。老舍“自幼便是穷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全靠自学成才。他从英国回来,在济南一所大学任教,并继续写小说,生活逐渐安定。当年老舍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时,有位教授常到他家做客聊天。老舍喜在茶余饭后说些小笑话,逗得朋友们笑得前仰后合。一日,这位教授只顾哈哈大笑,竟误把盐当成白糖放进咖啡里,发觉后又不愿倒掉,只得在咖啡中再放一次糖,于是好端端的一杯咖啡被老舍的幽默变成一杯怪味咖啡了。 未名湖畔的笑声  有一次,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邀请老舍去演讲,大礼堂中座无虚席。  老舍经陆校长向与会者简单介绍后,慢条斯理地说:“想当初,我也投考过燕大

3、,可是名落孙山,没有被录取。也许那时各位教授还没有发现我的天才吧!”  这几句开场白,惹得在场师生哄堂大笑。  当时,在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攻读的胡絜青,和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叫“真社”的文学社团,她用“燕岩”的笔名不时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作品。  “真社”的社员们希望老舍到校演讲,便推胡絜青为代表前往邀请。胡絜青第一次同老舍接触,谈得很融洽。  语文学家罗常培是老舍的同窗挚友,看到老舍已逾而立之年,尚未成家,十分着急。罗对胡絜青也很了解,眼见两人情投意合,而且都是满族人,便自告奋勇当现成红娘。  那时的社会还不怎么开通,罗常培征得絜青

4、妈妈的同意,有心撮合,请老舍和胡絜青一起吃饭。在吃饭中有朋友在旁边助威,两人感情日进千里。罗常培特地聚合了一班朋友,轮流作庄请他们吃饭。赴宴三次后,老舍和胡絜青心领神会了。于是,老舍给胡絜青写了第一封情书,内容十分特别,他写道:  “我们不能总靠吃人家的饭的办法会面说话,你和我手中都有一支笔,为什么不能利用它——这完全属于自己的小东西,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都写出来?”  正是这封坦率的情书打开了胡絜青的少女情怀。从此,两人经常书信来往了。  老舍知道了胡絜青是缝衣能手,经常变换衣服花样,老舍又写信给她:  “……我可没钱供你,看来你

5、跟我好,就得牺牲这衣裳。我不能像外国人似的,在外面把老婆捧得老高,回家就打一顿。我不会欺负你,更不会打你,可是我也不会像有些外国男人那样,给你提着小伞,让你挺神气地在前面走,我在后头伺候你。”  诚挚之情赢得了胡絜青的芳心,二人终成眷属。结婚日定在1931年6月,当时老舍33岁,胡絜青27岁。 替溥仪修改文稿  1958年春,有一天,老舍家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罗常培,另一位是溥仪的叔父载涛,他们是来找老舍商量一起保释溥仪的。虽然老舍与这两位都是好友,而且,老舍与胡絜青结婚又是罗常培做媒,可是他还是拒绝了这件事。  老舍的想法是,

6、别的不说,溥仪他丢了满族人的脸。  可是,谁又想到数年之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朋友来访,问他最近在写什么?老舍回答说,正为“皇帝”当“奴才”。朋友不解其意,原来老舍正在替溥仪润色《我的前半生》一书。  他虽然很忙,却甘心当“奴才”,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对这本书进行了文字加工。原稿上几乎每一页都有他改过的地方,外人哪里知道他在这本书上花的心血呢? 和梁实秋说相声  老舍曾亲自上台表演相声,且颇有职业水准。在武汉时,他把脸涂白,把头发梳成“朝天锥”,把衣领塞起来,与著名滑稽大鼓演员山药蛋(富少舫)上台演过双簧;在重庆和相声演

7、员小地梨(欧少久)演过相声;在重庆他分别和作家老白、梁实秋演过相声,这些都被传为美谈。  老舍说:“旧瓶装新酒给我一种强烈的诱惑,因为这是宣传抗战的最锋利的武器。”于是除了写新段子,让艺人们说“抗战相声”之外,他还穿上灰大褂,手中拿着折扇,亲自上台表演。  对词的时候,老舍向没有上台经验的作家、他的捧哏伙伴面授机宜:“说相声的诀窍是,不管台下怎么说,台上的绝对不能笑,台下越乐得欢,台上的脸越要绷得紧!”  有一次演出时,老舍按照老相声的章法用扇子骨打捧哏的梁实秋的前额,梁实秋躲闪不及,打落了眼镜。梁实秋忙伸出两臂,正好接住,在空中

8、托住不动,做亮相状,观众以为是一种“绝活”,没看过瘾,大喊:“再来一个!”  老舍和梁实秋的友谊可追到30年代,当时,老舍是山东大学的国文教授,梁实秋是英语系主任。老舍含冤去世后,梁实秋曾撰写了《忆老舍》一文,追忆了两人的友谊。 以诗答复催稿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