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

ID:14342407

大小:24.45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8-07-28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_第1页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_第2页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_第3页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_第4页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 章魏晋南北朝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20年——589年§6·1魏晋南北朝文化背景与建筑特征一·魏晋南北朝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过渡期:首先,在300余年战火不断,社会动荡,生产力发展缓慢。此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汉族和汉族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益相互争斗.一些地方货币停止使用,华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经济阶段。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佛教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只有在佛教中寻找安慰,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其次,中国大分裂的时代,王权受到削弱,士族势力扩张,

2、特权世袭,形成门阀政治。诸侯割据,封建势力增强。第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文艺,发生了一次文化面貌上的转折,表现在:1·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佛教建筑(塔、寺、石窟)的发展,并和中国固有建筑相互影响,使得佛教建筑逐渐中国化和中国建筑雕刻化。·佛教虽然在西汉传入中国,但主要在西域僧和统治阶级中传播。魏晋南北朝,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数量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使文学艺术得到了解放。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印度建筑的特征:雕刻化2·建筑艺术风格,从秦汉的古朴凝重,转向魏晋

3、的柔和、精丽、圆润。如宗白华说: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探索》3·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士大夫寄情山水,使造园之风盛行。自觉地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又促成了山水园问世。4·风水体系的初步建立。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据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这样,风水就与建筑环境间有了瓜葛。魏晋产生了管辂、郭璞这样的宗师。管辂因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现在流传的《管氏地理指蒙》就是托名于管辂而作

4、。郭璞是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人。在《葬书》注评中有详细介绍。二·魏晋南北朝建筑细部特征1·屋顶·类型:庑殿、歇山·坡度增加·屋檐有生起·脊饰丰富:鸱尾、鸟、火焰,制作精致2·斗拱·类型:人字拱、斗拱出跳(出挑)·艺术加工:斗拱上有幽頁(读“凹”,曾误读“幽”)拱端有卷杀栌斗替木承阑额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上的纵向联系构件,承托斗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拱和梁。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3·天花·平棊一种比较讲究的室内吊顶,由方

5、木相交构成正方形、长方形或多边性的格子,覆盖有天花板,绘有彩画·人字坡·覆斗型藻井4·梁枋·阑额·替木·叉手·蜀柱(童柱、侏儒柱)5·柱·纹饰消失·种类减少·加工圆滑·梭柱6·柱础·覆盆式·覆莲式7·台基、门窗§6·2佛教建筑概观一·佛塔塔,亦称窣堵坡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为梵文Stūpa的音译,原义为“高显处”或“高坟”。它的造型: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尤其在造楼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经验,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匠人在设计塔时就以本民

6、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印度窣堵坡1·楼阁式塔·楼阁式塔系仿中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是佛塔中国化的产物·楼阁式塔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志》,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笮融于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下为重楼、上垒金盘,由堂阁周围,可容三千许人。·文献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北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据称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日本法隆寺五重塔·隋时高丽僧依魏齐之法所建。·五重木塔平面呈方形,高31.9米,塔刹部分约占总高1/3弱。和我国云冈石窟内的方

7、形塔柱可为旁证。·塔不能登临。2层以上檐下都有装饰性栏杆。·塔中心有一根贯通全塔的中心柱,承托刹上的相轮、宝珠等部件,塔身重量则由外檐柱和4个天柱承担。中心柱下有埋置舍利的孔穴。·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实物,为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应县佛宫寺塔,俗称应县木塔2·密檐式塔特征:密檐式塔一般不供登临,晚期有些虽可登临,因檐密窗小,没有平座、栏杆,观赏效果欠佳。但密檐式塔外观:间距逐层收缩,与外轮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单调、又产生了对比作用,也是较好的处理手法。·起源:型制源于印度·实例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