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

ID:14348286

大小:15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_第1页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_第2页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_第3页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_第4页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零失败教育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零失败”的奇迹——数学教师张肇基怎样进入名校视野《光明日报》(2011年06月06日 01版)张肇基在辅导学生本报记者杨慧峰摄    编者按    今天,本报高兴地推荐数学奇才张肇基的传奇经历。国家出台《义务教育法》后,数以千万计的“学困生”不必离开学校了,却因为没有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仍然“学不下去”。能不能探索出让“学困生”不再畏难的教学方法?能不能让探索者有舞台,有作为,有后劲?本文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不久前,人大附中书写了一项空前纪录:为本校一位数学教师连续召开了两次“数学教育零失败”论坛。    75岁的坛主张肇基,用他几十年心血研究出的数学教学法

2、,在人大附中二分校(原蓝靛厂中学)实验了一年。结果,在这所典型的薄弱校中,实验年级数学优秀率提高了12倍,及格率提高了两倍。问卷调查显示:30%的学生把数学列为第一喜欢的学科,40%的学生进步最大的学科是数学。    更让大家惊叹的是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过去见了老师连头都不敢抬的“学困生”,落落大方地以“小教官”的身份去指导包括校长刘彭芝在内的专家、教师们学打“数学扑克”;他们侃侃而谈,自豪地用亲身经历向现场专家、领导介绍张爷爷的“数学零失败教学”。    全场震撼。    没有几个人知道,气质儒雅的张肇基老师,一年前还是个无单位、无收入、穷困落魄的无业游民。他有着怎样坎坷的经历?

3、又是怎样走进全国赫赫有名的校长、数学教育家刘彭芝视野的?     数学奇才曾是典型“学困生”    “您的采访让我又想起我恐怖的童年。自从上学之后,因为成绩总不及格,手心常被打肿,还要受同学的欺负。小学就留级,初中又留级,为此曾和同学结伴逃到杭州……我总有一种恐惧感:不知我这个处处不如人的人将来怎么过活?所以我特别同情和理解今天学校里的‘学困生’,想把一生都用来救这些孩子。”    出差途中,记者收到张肇基的短信。    那次采访,张肇基追述:初二时的暑假,他们几个“学困生”聚在一起,谈起初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成立了学习小组,公推张肇基当组长。张肇基想,当组长就要帮同学,自己就

4、要先学会。他每天先自己学,然后去给小组的同学讲。到了初三,张肇基成了班里的数学尖子。    “虽然当时父亲的历史问题让家里愁云惨雾,但学习好了,我的整个精神面貌就改变了,每天高高兴兴。”    后来他多次对记者说:“我最理解‘学困生’,你要让他活得自信、愉快,什么办法都不如让他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提高。”童年的经历成了张肇基日后创造和推广“数学零失败教学”的最大动力。    高中毕业,张肇基考上了复旦大学数学系,成了苏步青的学生。后来他在“数学零失败教学”中,让“学困生”当“小组长”、“小教官”,这招经常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就缘于童年的这段感受。    大量“学困生”的处境催生“

5、数学零失败教学法”    张肇基在农场放过马,种过地,后来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在北京市朝阳区第48中教数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第48中和周围其他中学的大部分生源,来自附近各个村。    在上海长大的张肇基发现,这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读到初中了,连小数、分数的运算规则都没弄清。当他们面对有理数符号的变化、代数整式计算的时候,就更是错得一塌糊涂。各次考试50%以上的学生不及格的情况很平常。后来他又到过很多农村校,情况大致如此。初一数学学不好,影响的不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很多学生之所以后来成为“学困生”,多数是从数学的失败开始的。    几年教下来

6、,张肇基感到用传统的教法实在很难让“学困生”理解那些数学概念,便研究出了一套“数学扑克”,让学生在玩牌中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中最核心的基本概念。    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很多“学不会”的学生学会了,对数学充满恐惧的孩子对数学扑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一位家长带来她的儿子向张肇基求助,说孩子小学毕业了连加减乘除都不会。张肇基就让他和几个同学打数学扑克。玩了几把之后,忽然,那个孩子高兴地发现:“原来底下的数越大,结果越小!”——他用自己的话说出了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在分子不变的情况下,其值越小”。有的孩子说:“怎么打扑克时,数学就这么好学了呢?”由于数学扑克需要掌

7、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才能玩,会玩的同学就要教会与自己搭伙的同学才可能取胜,于是形成了最初的“数学零失败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1998年,课题《数学扑克》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现行考试成为拦路虎    正当张肇基准备高歌猛进时,拦路虎出现——他的“数学扑克”不能在每次统考中都体现出效果来,校领导提出:继续实验的条件,是在下次统考中立竿见影。这是不可能的。1997年,他从所在的学校辞职。    “这不是数学扑克的错,而是现行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有问题。因为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