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

ID:14349972

大小:1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_第1页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_第2页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_第3页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资讯类型:行业新闻加入时间:2009年7月13日9:49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在东深供水明槽施工中的应用   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交通工程抢修研究所 刘春凤   摘 要 拼装式全钢大模板应用于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明槽混凝土的施工中,解决高侧板、大体积混凝土明槽的施工难题;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模板的设计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拼装式钢模板 输水明槽 混凝土 施工   1 工程概况及特点   由中铁建总公司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项目部负责施工的广东省东江—深圳的供水改造工程BⅢ2标段起讫范围为隔水反虹涵+隔水契爷石水明槽(桩

2、号Q13+100~Q14+300,长1 200 m),其中桩号Q13+100~Q13+169及Q13+515~Q14+300为明槽段,基本跨长20 m,中间设有伸缩缝。明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其断面尺寸见图1。      该明槽侧板高7.1 m,板厚0.5 m,钢筋布置较密,是目前国内侧板最高的薄壁输水明槽,20 m跨槽身混凝土用量为330.2m³。混凝土若采用一次性灌筑,必须选用大功率、大容量的施工机械,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采取辅助的振捣措施,加大施工难度。同时,由此势必加大侧模的侧压力,增加模板支撑数量,引起整个工程投资的大幅增加。   

3、为提高工效并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和内部质量,依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OJ207-82)关于混凝土施工的规定,经和设计单位协商,决定整个断面混凝土分3次施工,其中侧板和底板分2次浇筑,人行道板及横隔撑最后浇筑。侧板(包括底板)下段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为1.3 m,上段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为5.8 m,纵向1次浇筑20 m。   2 模板设计   2.1 设计的总体思路   模板设计是在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的同时,考虑加工制造和运输的便利,尽可能减少板块拼装的缝隙,使采用拼装式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度好,外观美观大方。其难点是保

4、证模板的支撑稳定,整体移位顺畅,保证模板的多次循环使用。结合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情况,内外模板分2套设计加工,各自独立作业。外侧模1及内模角模适应下段混凝土的浇筑,外侧模2及上段内模适应上段混凝土的浇筑,人行道板及横隔撑利用脚手后期浇筑。   2.2 设计依据   2.2.1 设计侧压力荷载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荷载标准值为50kN/m,呈梯形分布,如图2所示。   2.2.2 设计简化模型       (1)钢面板计算:由于面板被纵横向加劲肋分成许多小方格,拟定长宽

5、比例1∶1,面板按双向板考虑。   (2)横肋的设计:横肋焊在竖向大肋及加劲肋上,视为支承在竖向加劲肋上的连续梁计算。   (3)大竖肋的计算:大竖肋视为支承在外模拉杆螺栓或内模横撑杆上的多跨连续梁,承受大竖肋间距间的全部荷载。   (4)外模对拉拉杆:对拉拉杆将内外模连成一体,作为外模大竖肋的支撑点,承受新浇筑混凝土对外模的侧压力。拉杆的设置考虑外模的刚度、拉力的大小。由于水工混凝土有抗渗性要求,对拉拉杆设计比普通混凝土模板相对复杂一些,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拉杆的数量。   (5)内模框架:框架是混凝土施工时内模的支撑、滑移骨架,承受全部

6、的施工荷载,其横撑杆作为内模大竖肋的支撑点,承受新浇筑混凝土对内模的侧压力。   2.3 模板结构型式   为适应本明槽段混凝土的施工,模板分上下2套加工,互相独立。考虑加工和运输的方便,2套模板均以纵向长2.5 m为尺寸基本模数,辅以1.45 m拼成纵向长度为20.4 m,上下段模板均考虑为一次组装,纵向滑移就位。   2.3.1 下段模板结构型式   下段混凝土浇筑高度为1.3 m,对应外侧模1高为1.4 m,内模拐角模高0.7 m。下段模板内外模上部以对拉拉杆固定,外侧模1下端加撑杆,撑于轨道上;内模拐角模底板加拉杆定位及防止模板上浮。模板依

7、靠轨道走行,其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      2.3.2 上段模板结构型式   上段混凝土浇筑高度为5.8 m,人行道板及横隔撑后作,模板的结构型式见图4。   (1)外侧模2   外侧模2为焊接式桁架结构,直接作于垫层上。框架的基本布置纵向间距为0.625 m,其上布置有内外模的对拉拉杆、龙门架、模板滑移、顶升位置及移模小轮的安装位置,模板纵向间隔布置龙门将2片外侧模连成整体。整个外侧模2依靠移模小轮在轨道上(外侧模1、2共用)纵向移位。   (2)上段内模   在已达到强度的底板上铺设枕木和轨道,上段内模直接支承在轨道上。上段内模框架为栓结式桁

8、架结构,纵向基本布置间距为1.25 m,内外模对拉拉杆设于横向加劲肋上。框架上布置有横移滑道,作为内模脱模、横向就位的轨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