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

ID:14350776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8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_第1页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_第2页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_第3页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_第4页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庄坪立交--第一篇路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路线说明一、概述延安北(河庄坪)互通式立交位于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三十里铺至河庄坪段K310+803.66~K311+059.284(交叉桩号K310+783.52)处,与在建项目河庄坪至安塞段高速公路相接,本项目的终点桩号K311+059.284对应安塞段的K147+909.480。本立交与延安西(枣园)立交联合完成全互通式立交的功能,所以仅设置了延安~安塞方向的两条匝道,是延安市北上下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二、设计依据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结合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及意见等进行设计: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

2、-94);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7);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及设计指导意见。三、几何设计1.主要技术指标名称

3、主线匝道计算行车速度(Km/h)8030最小平曲线半径(m)2508.72811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型280002000凹型/1200最大纵坡(%)1.4003.839最大路拱横坡(%)2.05.0加速车道长(m)单车道336减速车道长(m)单车道91立交内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2.设计线及超高(1)主线平面设计线指中央分隔带中心线,设计高程线指中央分隔带边缘线,超高旋转轴线同设计高程线。(2)本立交中的单向单车道匝道的平面设计线、高程设计线及超高旋转轴线均为行车道中心线;对向分离双车道匝道设计线指中央分隔带中心线,设计高程线指中央分隔带边缘线,

4、超高旋转轴线同设计高程线。(3)纵断面图上超高渐变图一栏内所示超高值为设计高程线与外侧路缘带边缘线(硬路肩外侧线)间的超高值,其中虚线表示左侧,实线表示右侧。四、路基横断面1、路基横断面主线:按山岭重丘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双向双车道,总宽度24.5m,其中,行车道8.0m×2(含右侧路缘带0.5m),硬路肩2.5m×2,土路肩0.75m×2,中央分隔带2.0m。详见立交标准断面图。匝道:详见立交标准断面图。2、路基设计高及路拱横坡路基设计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3%横坡。3、碎落台和护坡道挖方路段边沟外侧设2m宽碎

5、落台,并设倾向边沟的3%横坡;填方边坡排水沟内侧设2m宽护坡道,碎落台和护坡道均植树、植草绿化。4、中央分隔带形式中央分隔带采用凸起式,主线中央分隔带种草绿化,匝道中央分隔带采用20号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全封闭。5、路基边坡设计填方段:填土路基段,路基边坡高度均小于或等于8m时,边坡按1:1.5设计;主线与匝道、匝道与匝道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的路基边坡按1:2.5设计,并应注意修整边坡,路基填土已含加宽超填数量,不再另计。挖方段:本立交仅在匝道上出现小段挖方,挖方高度小于3.0m,为土质挖方段,设计边坡坡率1:0.5。6、用地范围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3m,路堑边坡坡顶或截水沟

6、外缘3m,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边缘外侧1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五、路基设计1、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为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载下传产生的变形能力,保证路基、路面的综合服务水平,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应符合表5-1的要求。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5-1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重型击实)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810下路床30~80≥95510上路堤80~150≥93415下路堤150以下≥90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8102、一般路基设计土方路基的填筑应

7、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为保证路基压实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土质、含水量、施工季节、天气状况及土的膨胀性等因素确定掺加石灰体积与剂量。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需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并设向内倾4%的横坡。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部分不足一个行车道时,应超挖至一个行车道宽度;纵向台阶挖至路床底标高后,还应将路床至少超挖3m长,以便填、挖路段路基、路面的过渡与衔接。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跳车现象,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梁和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①台后路基处理范围对桥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