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

ID:14366109

大小:60.0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28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_第1页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_第2页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_第3页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_第4页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在上中国流行音乐通论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对于音乐没有一个怎么特殊的认识,就是喜欢什么歌就听什么样的歌曲。像我自己比较喜欢安静一点,舒缓一点的歌曲,或者是一些经典老歌,不是很喜欢摇滚类型的音乐,感觉那种歌曲略显聒噪,不适合我的音乐审美。我是地道的东北人,我家乡有自己的本土戏曲音乐,就是二人转,还蛮喜欢的。下面,就跟随着老师的讲课轨迹去回忆我所感受到的中国流行音乐对我的影响及感受。一、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我们学习东西都回去想办法弄清起源、发展、现世等。了解事物不光需要看他的表象,同时也要了解他的内在乃至于本源。自有真正了

2、解了本源性的东西,才会对某些事物有自己独到的感受。音乐亦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很随意的就是听听歌,可以这也是可以的,但是难道就不想探究一下歌手为什么这样唱或者为啥歌词这样写,有些歌会与你发生一些心理上共鸣,这就说明你自己真的了解了这首歌,了解了歌手。在老师讲述流行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想到自己以前看过的书籍,中国可以说是世界音乐的发源地,我们最早的创造了宫商角徵羽,比外国其他国家族系早了近千年,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可以模拟出有如西方交响乐的宏大篇章,还有古老的骨笛、编钟、铜鼓至今演绎着现今世界乐器所无法呈现的音乐效果。到底什么是我们所喜欢,我们所需要的,我想只有

3、我们自己内心了解。21中国流行音乐通论中国流行音乐在十九世纪可以称为中国传统音乐亦或是中国地方乐曲。在对流行音乐的范围中有艺术、抒情、校园、队列歌曲等。他们相较于严肃音乐有本质上的不同,流行音乐有了自己的对一些美好事物的情感在音乐中,在老师的讲述中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对于流行音乐有重要贡献的一些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电影,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一个鲜明的特点。主要是由一代歌后周璇领导了这股潮流。当时的歌坛上,没有歌舞团体表演,也很少有歌星以灌唱片为主业。只有第二歌星姚莉和少数歌星例外。姚莉未进电影界,除灌唱片,组织大同乐队在各电台播唱歌曲,而大多

4、数都以拍电影为主,而不放弃歌星本色,以在电影中演唱插曲,这样的特殊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从而树立起了中国的一个电影门类——歌唱片和歌舞片。以周璇来说,电影公司、唱片公司老板利用她的歌唱艺术获利赚钱;另一方面,周璇也在此中得到艺术上的成功,带动了其他许多歌星也走这条道路。如同期的白虹,龚秋霞、张翠红。稍后一些的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等都拍过这种类型的片子。连不是歌星出身的电影演员,如当时著名的袁美云、陈燕燕、陈云裳、王丹凤、陈娟娟等,也都能亲自演唱电影插曲,而不需请专业歌星来配唱。从这个时候更加巩固了电影歌曲的地位,以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影视中必不可少

5、的片头主题歌、片尾曲和片中插曲,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互作推进。因而也形成了如今流行歌曲中的一大类——影视歌曲。21中国流行音乐通论在研究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时,必然带上电影。“扯了耳朵肋也动”,更形象一点来说,就像双胞胎中的畸形——连体婴,很难把他们分得开。虽然我现在已无从知晓当年的一些电影影星的华容,但流传下来的音乐会给我们一丝丝的想象,足矣。一、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7—1936)早期中国流行音乐一切都好似那个萌芽,在慢慢的往出萌发,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一切都有那么一点摸索的意味。就像革命先烈也不清楚自己要往哪里去,只有碰壁之后才能慢慢走上正轨。

6、有一些人他们接受了一些相对比较先进的艺术教育或者思想,想要让大家听到有别于以往的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这样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摇摇晃晃的向我们走来。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此期的演唱风格不甚优美,常用类声喊叫的唱法。代表歌星有黎明辉、王

7、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严斐、英茵、徐粲莺、蔡一鸣、钱钟秀、张仙琳等。作曲家有黎锦晖、严工上、许如辉、任光等。21中国流行音乐通论词作家有黎锦晖、高天栖、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从奠基人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根据歌曲风格的变化和发展重心的转移,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二发展分阶段中间出现了重心的转移分为前后两期,加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前的学堂乐歌,这样共有六个部分。在流行音乐出现之前,只有在学校里学生演唱的学堂乐歌。先在学生中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可以说是没有出现流行歌曲之前的流行歌曲。主要

8、词曲作家代表为李淑同(弘一法师)、赵元任和沈心工。一、上海流行音乐(1937—1949)在现在的中国上海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