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

ID:14374912

大小:3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_第1页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_第2页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_第3页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_第4页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主观题整理)一、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

2、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北宋)王巩《闻见近录》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

3、因。(2)我国古代商业城市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二、.阅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纪念北伐战争开始八十周年)(12分)第9页共9页图一图二(1)、图一的太平军北伐与图二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在斗争对象和区域范围上有什么差异?(2)、这两次北伐的作战方针有何不同之处?(3)、这两次北伐各有何历史意义?(4)、

4、太平军北伐失败和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进军,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以北伐战争为核心的国民革命运动在革命纲领、组织形式方面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什么发展?三、观察下列三处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然后回答有关问题:(17分)图一:中共生死攸关转折点图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图二:革命圣地(1)观察图一、图二、图三,依次写出三个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的地名及其所属省份。(2)从历史的视角分别说明以上三地被列为红色旅游景点的主要依据。(3)江西省正大力发展“革命遗址游”,请你为旅游者选择三个必游景点,并说明必去的理

5、由。(4)请你谈谈开发红色旅游景点的现实意义。四、分别指出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并分析概括其各自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五、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4分)第9页共9页图一图二(1)图一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二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3)两幅图反映的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4)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6、。请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分析这一观点。六、概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韩国、日本、印度三国经济发展情况,并扼要指出当前影响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12分)七、(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赋役之法,凡授田者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二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其应科斛斗,请据大历十四年见青

7、苗地额均税。夏税六月内纳税完毕,秋税十一月纳毕。——引自《唐会要·起请条》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统由政府雇工应差)。……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引自《明史·食货志》材料四雍正帝时,又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引自《中国古代史》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唐朝前、后期赋税制度的名称。(2分)⑵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赋税制度的

8、主要特点。(5分)⑶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至清朝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5分)八、(13分)阅读下列材料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指出,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有2/3的财富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三大城市群聚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城市“点状拉动”转变到城市群“组团式发展”第9页共9页,将三大城市群落打造成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中国的三大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会成长为具有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