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

ID:14375396

大小:1.27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7-28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第III页题目:《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12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5年12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第III页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学号开题日期:2015年9月1日完成日期:2015年12月15日题目《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的目的变电站监控课程设计是配合“变电站监控技术”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性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构成及关键性技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合理利用。初步掌握变电站监控设计步骤

2、和方法;了解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构成,熟悉有关“规程”和“设计手册”的使用方法。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原始资料附后)1.主要设计原则和主要设计标准;2.根据原始资料确定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包括调度中心及RTU应实现的功能;3.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及配置;4.调度中心:系统构成、系统网络结构、软硬件配置等;5.RTU:系统构成、系统通信网络结构、软硬件配置等;6.RTU各模块(分组完成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硬件电路设计;7.远程通信通道设计:通信通道方案选择及实现8.系统主要设计指标;9.附件:(1)主要工程数量表、(2)主要设备表;(3)系统容量要求表、(4)四遥对象概数表、(

3、5)电力监控系统构成示意图、(6)、各模块硬件电路原理图。10.所有设计内容用A4纸打印成册,包括封面、前言、摘要、设计任务书、设计正文、附件、参考书目等;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第III页变电站监控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工程概况某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分别由A、B、C、D四个110/27.5KV牵引变电所供电。监控系统设电力调度中心一个,四个牵引变电所各设远程终端一个。2.环境条件2.1电力调度中心控制室和机房环境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10%~90%海拔高度≤1000m大气压力:86~108kpa振动:f<10H

4、z,振幅为0.3mm;10Hz<f<150Hz时,加速度为0.1m/s2。工作电源:两路独立的380/220V电源;波动范围:-15%~+10%地震烈度:≤7度接地电阻≤1Ω2.2牵引变电所内环境控制室温度:-5℃~+45℃开关柜温度:-10℃~+55℃环境温度在-5℃~+40℃时,最大变化率10℃/h,设备应能满足技术规格书所规定的精度要求,环境温度在-10℃~+55℃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不误动、不拒动。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25℃);有凝露的情况发生。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7度3.设计内容3.1主要设计原则电力监控系统由控制站、远动通道及被控

5、站组成;控制站采用计算机型电力集中监控装置,1:N结构;通道采用铁路综合通用光纤网中的专用通道,并设置主用和备用通道,主备通道能实现手动及自动切换;控制站具备与其它系统的通信接口能力;系统设备选型立足国产化。3.2主要设计标准《远动系统和设备》(IEC870-88)《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0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规范》(TB10117-98)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变电站监控技术课程设计第III页《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64-2000)3.3系统构成和基本配置完成系统控制站、被控站及远动通道的构成及硬件配置设计,完成电力监控系统构成示意图。

6、3.4确定监控内容根据变电所主接线图确定遥控、遥测、遥信对象,完成四遥对象概数表。3.4系统功能设计确定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3.5RTU各模块(分组完成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控制量输出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说明书确定模块硬件方案(输入/输出路数、元器件选择、接口设计、电原理图),时间分辨率不大于10MS;输入/输出信号列表、编码;软件程序结构、程序框图、主要源程序设计;软件说明。4.附图: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图(由于主接线图为原始设计图纸,图形较大,不便打印,查看时可在计算机中放大)。5.课程设计时间时度安排第1周查阅相关规范、文献资料,熟悉原始资料及设计任务,进行系统构成和配置、

7、系统功能设计第2、3周完成系统构成和配置、系统功能设计第4、5周确定所在分组设计模块的硬件方案,经审查后完成电原理图绘制第6周整理文档,准备答辩6.主要参考文献[1].柳永智,刘晓川.电力系统远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盛寿麟.电力系统远动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3].杨爵.实用编码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4].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