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

ID:14381120

大小:55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8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_第1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_第2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_第3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_第4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_大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设计资料1一.平面结构布置1二.截面尺寸1三.板的设计21.荷载计算22.设计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配筋计算3四.次梁计算41.荷载计算42.计算简图53.内力计算54.正截面承载力验算65.斜截面承载力验算.......................................................................................7五.主梁计算81.荷载计算82.计算简图83.内力计算94.主梁的正截面

2、承载力计算11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2设计资料楼面做法: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10mm厚的水磨面层。板底采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混凝土采用C30,主梁及次梁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其他均采用HPB300钢筋。楼板设计跨度为22.5m×36m,活荷载为3KN/m2,采用横向三跨,纵向五跨,层高3.9m。楼面构造:一.平面结构布置主梁跨度7.5m,次梁跨度7.2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5m,如图:梁格布置图二.截面尺寸板的计算按照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的,宜按照双向板设计,按照短边方向受力的

3、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此设计为单向板。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对于故取,且按高跨比条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次梁: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则,取200mm。主梁: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则,取300mm。一.板的设计1.荷载计算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g10mm厚水磨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1×0.65=0.00650.02×20=0.40.08×25=20.02×17=0.34小计2.7465(取2.8)活荷载q均布活荷载3永久荷载

4、分项系数,楼面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即每米板宽的设计值:永久荷载设计值:g=2.8×1.2=3.36KN/m2活荷载设计值:q=3×1.4=4.2KN/m2由永久荷载控制时:由可变荷载控制时:2.设计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450mm,取板在墙上支承长度为120mm。板的计算跨度:边跨:中跨:因l01与l02相差极小,故可按等跨计算,且近似计算跨度l0=2300mm。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以代表该区间全部板带的受力情况。故1m宽板带上的总均布荷载设计值g+q=7.56KN/m,如下图1.弯矩设计值由于板与梁是整体浇筑连

5、接,两端是固接,中间是铰接。2.配筋计算板厚h=80mm,设as=20mm,则h0=80-20=60mm,C30混凝土的强度fc=14.3N/mm2,HPB300级钢筋fy=270N/mm2。截面配筋见下表板的配筋计算计算截面A1B2C3设计弯矩N·m-25432906-36992499-285724990.0490.0560.0720.049(0.039)0.055(0.044)0.049(0.039)0.0500.0580.0750.050(0.040)0.057(0.045)0.050(0.040)158.89184

6、.31238.33158.89(127.11)181.13(144.91)158.89(127.11)选配钢筋轴线②~⑤Φ6@170Φ6@150Φ6/8@160Φ6@170Φ6@150Φ6@170轴线①~②⑤~⑥Φ6@160Φ6@140Φ6@110Φ6@160Φ6@140Φ6@160轴线②~⑤间的板带,其四周均与梁整体浇筑,故这些板的中间跨及中间支座的弯矩均可减少20%(见括号内的数值),但是边跨及第一支座的弯矩(MA,M1,MB)不予减少。板的配筋图各种构造钢筋如下:(1).分布钢筋选用Φ6@200(2).嵌入墙内的板面

7、附加钢筋选用Φ6@160.(3).板角构造钢筋选用Φ6@160,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四.次梁计算次梁按塑性重力重分布方法计算1.荷载计算荷载类型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g板传来的荷载3.36×2.5=8.4次梁自重25×1.2×0.2×(0.45-0.08)=2.22次梁粉刷荷载1.2×(0.45-0.08)×17×2×0.02=0.3小计g=10.92活荷载qq=4.2×2.5=10.5沿次梁跨度总的设计荷载g+q=21.42KN/m2.计算简图次梁在砌体上支承宽度为240mm边跨:取中跨:计算跨度差:故按等跨计算内力。计算

8、简图如下图:1.内力计算设计弯矩:设计剪力:1.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次梁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T型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照边跨按梁净距因,故bf’不受此条件限制,取bf’=2300mm计算。为第一类T型截面计算截面A1B2C3设计弯矩KN·m-66.5476.05-96.7863.74-72.8463.74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