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

ID:1438219

大小:745.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7-11-11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鸡西矿业集团张新煤矿北区设计毕业论文第一节矿井基本概况一位置与交通张新煤矿位于鸡西市东南方约14km,行政区划属鸡西市恒山区,距离恒山区以东11.6km。地理坐标东经131°01′,北纬45°12′。井田东西走向长7km,南北倾斜长3km,面积21km2。本井田东部与鸡东矿相邻,以F25断层为界,西部与二道河子矿相接,以F30、F12断层为界,北以平麻断层为界。南以3#层-600标高为界。矿井内有铁路专用线在恒山车站与国家铁路相接,并且有直达矿区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具体地理交通情况见图1-1。66图1-1张新矿交通位置示意图二井田周边状况井

2、田境界确定的依据井田北部以平麻断层为界;南部以7#煤层-600m标高为界;西部与二道河子矿相接,以F30、F12断层为界;东部与鸡东矿相邻,以F25断层为界。煤层平均倾角为13º,平均容重1.40t/m3.1.要适于选择井筒位置,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2.划分的井田范围要为矿井发展留有空间;3.以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4.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以利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水源及电源66张新矿区水源来自开采地下水,能够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生产与生活用电均来自鸡西供电局。四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本井田开采的煤层

3、主要位于中生界上侏罗统鸡西群城子河含煤组,本组共有厚薄煤层3组,为了清楚起见,现将各煤层厚度、结构、容重和顶底板情况分层以文字叙述如下(附煤层特征表1-2):(1)3#煤层:煤厚1.63~2.09m,一般厚度为1.8m,为单煤层,顶板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为细砂岩。(2)6D#煤层:煤厚1.88~2.21,一般厚度2.0m,为单煤层,顶板为泞灰岩,底板为页岩。(3)7#煤层:煤层厚度2.68~3.02m,一般厚度2.8m,顶板为页岩,底板为砂岩。表1-2可采煤层特征表序号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层间距(m)倾角(º)围岩硬度(ƒ)容重(t/

4、m3)煤层构造及稳定性最大~最小顶板底板平均13#1.632.0915113°细砂岩细砂岩1.0 1.42较稳定1.86626D1.882.2113°泞灰岩页岩1.0 1.46较稳定2.015037#2.683.0213°页岩砂岩1.0 1.44较稳定2.8五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矿井工业储量是平衡表内A、B、C三级储量的总和。矿井设计储量是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一)储量计算方法1.工业储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块段储量S—

5、块段平面积α—煤层平均倾角M—块段平均厚度γ—煤的容重2.可采储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ZK=(ZC-P)×C66式中:ZK—可采储量;ZC—工业储量;P—永久煤柱损失;C—采区回采率。回采要求: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薄煤层不应小于85%。表2-2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水平煤层工业储量A+B+CMt煤炭损失量可采储量工业场地井田境界断层开采损失其他损失合计损失Ⅰ3#11.60.320.330.341.20.052.249.366D#13.080.380.420.530.980.142.4510.637#19.270.580.480.521.90.1

6、93.6715.6合计43.951.281.231.394.080.388.3635.59Ⅱ3#12.0100.630.561.00.072.265.866D#13.8700.290.331.70.162.487.117#20.0700.720.61.510.23.0313.05合计45.9501.641.494.210.438.7726.03总计89.901.292.872.888.290.8117.1372.8766(二)矿井生产能力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原则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应考虑储量、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合理的服务年限等几个

7、因素,另外还应该考虑到当前及今后市场的需煤量。依据投资少,出煤快,经济效益好的原则合理确定。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方案比较与服务年限本矿井已查明的工业储量为89.90Mt,,估算本井田内工业广场煤柱,境界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占工业储量的18.1%。根据地质报告的资料描述,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均为中厚煤层,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可拟定本设计矿井采用中型矿井设计。并初步确定两个方案,即矿井生产能力为0.6Mt/a,0.9Mt/a两个方案,分析论证如下:按照公式:P=Z/AK式中:P—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Z—井田的可采储量,Mt;A—为矿井生产能力,Mt

8、/a;K—为矿井储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4。计算得:P1=86.8aP2=57.8a参照《采矿设计手册相》上对确定服务年限的原则,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的矿井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